如何认定逃逸行为构成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16 04:23:10 156 人看过

一、如何认定逃逸行为构成犯罪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认定方法:从行为上看,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和为逃避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行为;从结果上来看,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满足一定条件后,构成交通肇事罪,有逃逸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肇事逃逸怎么赔偿对方

肇事逃逸赔偿对方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属于肇事逃逸罪的有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7: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犯罪构成要素:肇事逃逸如何定性?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条件如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就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交通安全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经常会看到交警部门张贴的安全标语。我们驾车上路应当遵守交通法规,谨慎驾驶,手握方向盘,绷紧安全弦。但是出门在外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发生事故后要积极处理不要逃避,交通肇事逃逸不仅会构成犯罪,还会被扣分。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如果逃逸是认定交通肇事的六种特别恶劣情节之一的,那么构成交通肇事罪就要满足因违章行为构成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一人以上重伤的结果,并承担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如果逃逸是认定加重犯的情节之一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要满足交通事故一死或者三重伤,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造成三人死亡的,应当
    2023-07-18
    279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逃逸后逃逸的行为会构成犯罪吗?
    交通事故逃逸属于犯罪,只有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交通事故逃逸不一定是犯罪,如果不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不构成犯罪。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05
    250人看过
  • 什么情况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
    一、什么情况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下列情况将构成交通肇事罪: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四、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认定为肇事逃逸。《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
    2024-01-30
    369人看过
  • 自行车逃逸是否会被认定为犯罪?
    电动车逃逸,根据造成的损害结果不同,需要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只是一般违法行为的,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原则上,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电动自行车挂牌后违章会罚款吗一、电动自行车挂牌后违章会罚款吗1、电动自行车挂牌后违章会罚款,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电动车属于机动车违规停车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
    2023-07-04
    30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如何判定有没有构成犯罪
    肇事逃逸有以下情形认定构成犯罪: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逃逸的,就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发生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什么罪发生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构成刑事罪吗交通肇事造成重伤一人以上逃逸,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就构成交通肇事罪
    2023-03-08
    173人看过
  • 如何判定肇事逃逸是否涉及犯罪行为
    一、如何判定肇事逃逸是否涉及犯罪行为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2.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3.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二、交通肇事逃逸者到底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承担以下三种责任。具体如下:1.行政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民事责任: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3.刑事责任: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
    2023-10-29
    75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构成
    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件:1、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3、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4、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未遂犯如何认定犯罪构成要件?未遂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这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根本标志;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意志以外的原因有:1.被害人强烈的反抗。2.被当场发现的。3.第三人的阻止,比如来了警察。4.对于当场发现和误认来人被发现。5.自身能力的不足,包括本人有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缺陷的情况。6.认识错误。《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
    2023-08-09
    354人看过
  •  酒驾逃逸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酒驾后逃逸的驾驶者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酒驾不仅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酒驾后逃逸的驾驶者,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来进行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酒驾重大事故逃逸处罚酒驾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和侥幸心理,选择酒驾逃逸。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刑法规定,酒驾逃逸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表明,对于酒驾逃逸的行为,我国法律已经给予了明确的处罚。然而,在实际
    2023-08-29
    229人看过
  • 车辆剐蹭后逃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一、车辆剐蹭后逃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轻微刮蹭逃逸不算犯罪。轻微刮蹭肇事逃逸,属于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交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扣十二分。如果吊销驾照二年后可以从新申请驾照。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轻微剐蹭逃逸,一旦经过警方的调查确定后,就会按照肇事逃逸的规定进行处罚,肇事者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至于处罚方面,轻微肇事逃逸并不构成犯罪,一般会罚款200元-2000元,记12分,并处行政拘留十五日以下。二、肇事逃逸交警扣车要多久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扣留的,扣留期限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是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
    2023-08-31
    30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轻重怎么认定,不构成肇事逃逸的行为
    一、交通肇事逃逸轻重怎么认定如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没有造成其他后果的,可以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较轻。如果因交通肇事逃逸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属于情节严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
    2023-04-19
    391人看过
  • 如何认定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以依据以下要件进行认定:是否未经本人同意;以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若未经本人同意且以营利为目的的,即为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拥有他人照片)。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创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为。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现,只有本人有权决定是否再现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摄)的肖像作品,是为了公开发表,还是以私藏为目的,并不影响侵害肖像权行为的构成。就是说:虽不加公开的使用,也同样地构成侵权,如照相馆私自加印顾客照片保存等。恶意侮辱、污损他人肖像。即不法行为人恶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毁损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坏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烧、撕扯或倒挂他人照片,这样的行为不仅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还往往会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2023-08-01
    477人看过
  • 如果认定轻伤构成肇事逃逸罪吗?
    一、如果认定轻伤构成肇事逃逸罪吗?不构成刑事案件,必须重伤才会构成。但是必须承担相关民事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立案标准是什么?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
    2024-01-08
    334人看过
  • 交通事故怎么认定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吗
    一、交通事故怎么认定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一)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
    2023-04-19
    199人看过
  • 逃逸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需负刑事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一般判处三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如果逃逸导致对方死亡的,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弃车逃逸算肇事逃逸吗弃车逃逸算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比如弃车逃离,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之后,如果肇事者为了逃避处罚或者是赔偿责任而选择逃逸,可以判断为交通肇事逃逸。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并具下列情形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1、酒后、吸食毒
    2023-07-05
    5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逃逸,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逃逸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1
      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具体分析如下: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
    • 刑事案件逃逸不构成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6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交通肇事逃逸处罚的力度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8
      1、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逃逸者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责任,不向公安机关报案,也不采取措施抢救伤者和公私财产而逃离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以及发生事故后弃车逃逸的当事人,对于处罚的力度要根据行为人的情节严重而栽制。 2、刑法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在监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如何认定肇事者是否构成犯罪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0
      刑事责任方面:1、本人曾经处理过类似的案件,均未认定为肇事逃逸。首先由交警认定是否属于逃逸,法院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其他的新证据,法院一般都认可交通事故认定书。每个案件的具体情节都不一样,交警会结合当事人口供、证人证言、车况等证据确定你雇佣的驾驶员是否属于肇事逃逸。2、不管是不是逃逸,驾驶员肯定是要承担刑事责任了,逃逸在刑法上只是量刑加重情节。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
    • 逃逸或追逃致人死亡的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2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即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