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抗辩权的区别和联系条件
三种抗辩权的联系条件如下:
1.目的相同。无论何种抗辩权,其目的都在于能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次序,增进当事人之间的协作。
2.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并且是因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三种抗辩权均只能存在于双务合同中,单务合同中无从发生。所谓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即一方当事人愿意负担履行义务,旨在使对方当事人因此负有对待给付的义务。由于抗辩权产生的基础在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在本质上的牵连性,因此抗辩权仅适用于双务合同,而不适用各类单务合同及非真正的双务合同。
3.权利效力相同。此三种抗辩权均属于延期抗辩权而非永久抗辩权。因此均仅能使对方的请求权在一定期限内不能行使,而不能消灭请求权也不能消灭自己所负担的债务,当对方当事人履行其义务或提供提保后,抗辩权归于消灭,必须恢复履行自己的义务。
4.行使方式相同。抗辩权是双务合同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依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此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当事人如不行使此项权利,又不履行自己义务,即应负逾期违约责任。
三种抗辩权的区别如下:
1.主张权利人不同。先履行抗辩权的权利人是合同中的后履行义务一方,不安抗辩权的权利人是合同中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在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合同中,双方当事人都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2.法律义务不同。主张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有通知和举证两项随附的义务。主张先履行抗辩权人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人在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前或履行义务有重大瑕疵时,可直接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3.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间不同。先履行抗辩权人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人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中主张权利。不安抗辩权人只能在合同履行前主张权利。
二、合同抗辩权的行使条件
合同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是:
1.双方当事人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所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
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三、如何履行合同的不安抗辩权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三种抗辩权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385人看过
-
如何区别三种抗辩权
164人看过
-
三大抗辩权的联系包括哪些?
469人看过
-
民法抗辩权种类的联系是什么
122人看过
-
三种抗辩权分别是什么
162人看过
-
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与联系
224人看过
-
三种抗辩权的构成要件——三种抗辩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101、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双方当事人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所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 (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有: (1)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3、行使不安抗辩权应具备以下条
-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联系和区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2二者区别和联系如下:(一)、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联系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分别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合同预期不履行进行救济的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我国《民法典》第527条对不安抗辩权作出了规定,第578条对预期违约制度作出了规定。两项制度结合起来规定,实际上是借鉴两大法系的一种尝试。我国规定的这两项制度确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前拒绝履行合同或者可能不履行合同,且债权
-
请帮我区分下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联系和差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当事人互欠债务,无先后履行步骤,应当同时履行,而请求履行的一方未履行自己的义务或履行不当时,另一方有权拒却其履行要求。不安抗辩权是两方当事人互欠债务,应当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另一方具有届时不能或不会作出对待给付的情形时,其有权中止履行。先履行抗辩权是当事人互欠债务,有先后履行步骤,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适当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却其履行要求。先诉抗辩权是通常保证人所享有的权利。
-
简述合同履行中三种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各位大大帮帮忙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7我来简单说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和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是后履行方对先履行方的抗辩同时是先提出方对后提出方的抗辩不安是后履行方对先履行方的抗辩(这个要求最高!需要证明后履行方没有履行能力方可)
-
举例说明抗辩权和抗辩权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241、功能不同。抗辩权的功能在于虽认可对方的请求权存在但阻碍请求权的行驶。“狭义的抗辩”的功能则在全部或部分否认对方的请求权存在。 2、是否主张不同。在诉讼中,法院可以不待当事人主张依职权主动适用“狭义的抗辩”。但抗辩权必须由抗辩权人主张,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