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怎么民事起诉
若想在网络平台向全国各级法院发起诉讼,您可以登录“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按照以下详细的操作指南进行立案申请。
整个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首先从互联网上检索并打开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
2.如果您已经拥有该网站的帐户,请立即选择并进入“当事人登录”功能区;
3.根据要求依次填写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然后点击“登录”按钮;
4.接下来,您需要提交网络立案的申请,经由法官对您的申请进行仔细审阅;
若申请未能被批准,您需重新进行提交;
一旦申请得到顺利审核,我们将引导您完成纸质材料的邮寄工作,最终由法官进行立案处理。
5.对于还未创建过帐号的用户,请点击网页右上方的“我要注册”链接进行账户的注册,然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后续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网上怎么申请准生证办理
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开通了网上办理准生证业务。直接搜索计划生育网上办事大厅,在页面上选择登记入口。然后,点击第一个子女生育登记,点击已阅读告知书。接着,选择第一个子女生育登记条件,点击下一步进行资料填写,完成第一个子女生育登记承诺书办理就可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n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n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n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
民事起诉网上立案
365人看过
-
湖南衡阳民事诉讼怎么在网上起诉
160人看过
-
民事纠纷案件网上怎么向法院起诉?
85人看过
-
民事纠纷可以网上起诉吗
292人看过
-
民事起诉如何进行网上办理?
255人看过
-
民事起诉是否可以网上办理
98人看过
-
网上撤诉, 民事诉讼怎么写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6【1】在法院当面起诉的,网上不可以撤诉,只能去法院递交撤诉申请。【2】法庭经过审核认为可以撤诉的,庭外和解的,同意原告撤诉,出具裁定书,给原告退一半的诉讼费。经过审核法庭认为不可以撤诉的,会继续审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人民法
-
民事案件怎样网上申诉?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网上不知道怎么申诉,一般都是提交书面材料,到有关部门递交。如果对生效的判决不服,可以自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再审。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
起诉状网上怎么上传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07网上立案起诉状的上传: 1.登陆法院网,注册并进入; 2.选择创建网上立案; 3.选各区法院、民事、起诉、他人申请; 4.上传本人正面照、身份证正反面; 5.添加原告、被告、证据信息; 6.上传起诉状、当事人身份信息、委托书、代理人执业证、证据材料; 7.提交。
-
附带民事诉讼只对民事部分提起上诉的怎么办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261、只对部分共同侵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可以对其他共同侵害人,包括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侵害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在逃的除外; (2)、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放弃对其他共同侵害人的诉讼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相应法律后果,并在裁判文书中说明其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
-
怎么提起网上申诉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71、谁可以申请再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停书提出再审申请,再审申请人必须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负责的监护人等)和原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承人。二.申请再审应在何时范围内当事人申请再审,作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的两年后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件被取消或变更,审判员在审判该案件时发现贪污受贿、不正当行为、不正当行为的,应当从知道或知道之日起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