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死刑的争议,早已超出司法领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究其原因,死刑不仅仅关乎正义,并与生命和道义紧密相关。对待死刑的问题,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就死刑问题的讨论中,“速废”和“渐废”各有其理由。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废除死刑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大多数已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死刑的存废争议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正如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大法官肖扬所说,从哲学上说,废除死刑是应该的,是早晚的事,但中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
以减少死刑罪名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8月23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取消13项死刑罪名,包括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些拟取消的死刑罪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诞生于“严打”等特定历史时期、而当特定历史时期结束后便极少使用的罪名,如传授犯罪方法罪。其二为社会危害性有限的经济犯罪,主要是涉税犯罪。
无论有多少国家、地区已经废除死刑,对中国而言,“渐废”是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选择。对于持“速废”论的人来说,他们对生命权利的敬重,终结以暴制暴循环的良苦用心,很多人也是理解和赞同的。不过“速废”的民意基础尚不具备,同样那些极端的死刑支持者实际也是少数,存废之争早已陷入严重的对立。极端的对立让一丁点迈进都甚为艰难,而空耗无助于解决纷争,也不利于保障疑犯的生命权利,因此减少死刑适用罪名是各方多能接受的务实选择。这一步看似不大,但意义不容低估。
当然,减少这些死刑罪名,既有我们迈向法治国家,兑现对公民各种权利保障的内在动力,也是对国际社会承诺的积极回应。还应看到,减少现阶段有能力废除的死刑罪名,有利于公民提升对人本身的信心,走出以暴制暴、复仇思维的人性幽暗深谷。比如75岁以上的老人,实际上也已基本不具备严重犯罪能力,不杀也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而且,在这个逐步培养的过程,更多的公民将放弃对死刑的崇拜,并意识到其潜在危害,这对于“渐废”进程的推进,并最终废除死刑是有益处的。
但废除部分死刑罪名,会导一些受害家属的心理难以抚平。因此,本次修(刑)法,同时拟延长有期徒刑最高刑年限,并严格限定减刑幅度。草案提出:将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从现在的20年提高到25年;对被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及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可同时决定在死缓减为无期或者20年有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这样的规定,目的在于解决“死刑过重、生型过轻”的结构性矛盾。而这,实际上也是符合国际趋势,并能更好打击和恫吓犯罪,维护社会公平。
还应看到,尽管减少了死刑适用范围,但是对于死刑的判决、复核程序,依旧有待加强。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冤假错案应引以为戒。为此,死刑复核权于2007年重新收归最高院。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司法系统内部的压力和其他原因,都会造成错杀。提高死刑门槛,严格和增加复核程序,也是对嫌犯生命权利的尊重。除非有十足的证据,并有严格的程序,死刑的判处当慎之又慎。但要落实好这一点,比取消部分死刑罪名更难。
-
建行迈出跨国并购第一步
146人看过
-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的第一步
199人看过
-
刑法减少死刑罪名是法治文明的进步
446人看过
-
北京:北京迈出物业税开征“第一步”
91人看过
-
供应商如何迈好投标第一步
396人看过
-
死刑罪名减少是法律
175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刑法修正案十一废除死刑的罪名有哪些,又是哪些死刑罪名改为废除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3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死刑罪名由68个减至55个,取消的13个死刑罪名: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
-
为何逐步减少适用罪名?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也要求,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据此,总结我国一贯坚持的既保留死刑,又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做法,经与中央政法委一道同各有关方面反复研究,拟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一是,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经与各有关方面研究,拟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
-
取消死刑罪名是不是代表了国家对死刑犯的减刑幅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3死刑罪名的进一步取消,体现了国家少杀、慎杀的司法政策。但取消死刑罪名并不代表取消了此类行为的死刑,某些原本被吸收的手段行为将会被分拆追责,如果出现情节特别恶劣,符合数罪并罚或者其他有关犯罪规定的,仍然可以依法判处更重的刑罚。减少死刑要根据社会发展、犯罪情况的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决定,严格控制死刑、逐步减少死刑是中国刑法的方向。总的看,只能说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是一贯坚持的刑事政策,减少死刑要根
-
我国刑法中的死刑都是废除罪名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4"贪官废除死刑"是个伪命题,我国《刑法》中保留的55个死刑罪名中有贪污罪和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
我国废除的13个死刑罪名是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1我国废除的13个死刑罪名分别是: 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