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尽量不要去看孩子对吗
此观点非普适真理,因个体差异而异。
离婚后探望子女问题应依据实际情况决策。
总的来看,父母亲情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满足情感需求:孩子往往需要双亲关爱;维系亲子关系:频繁接触有助于亲情延续;助力身心健康:稳固亲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益。
然而,特殊情况下亦可选择不探望:冲突矛盾:若与前配偶矛盾尖锐,可能影响探视;孩子意愿:需尊重孩子的感受,如对某一方反感。
综上所述,离婚后探望与否应全面权衡各方面因素,以确保孩子权益最大化。
若条件允许,建议通过平和理性的方式与前配偶商议,共谋孩子的幸福成长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离婚孩子的探视时间,一般都是由当事人双方协议决定。
如果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但是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都应当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成长。
如果探视权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法院应中止探望。
二、离婚时孩子归男方现在不管了
若抚养权归男方,而男方未尽责,女方可与其商议承担育儿责任,若未能达成共识,可向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权。
具体情况如下:
1.与子女同住者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无法继续抚养;
2.未履行抚养义务或存在虐待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年满八岁的子女自愿跟随另一方生活且具备抚养能力。
-
不去看孩子可以起诉离婚吗
85人看过
-
离婚之后女方要看孩子可以不让看吗
371人看过
-
离婚后看孩子需到什么地方去看
188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出国留学可以去看吗
431人看过
-
孩子对离婚父母还要尽赡养义务吗
282人看过
-
离婚后对方再婚是否看孩子
202人看过
-
离婚后,对方不让看孩子,现在我可以不给看孩子就看望她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71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所以,你完全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
夫妻离婚孩子一方不让看看我能去看望孩子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14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2.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3.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实现看望小孩
-
离婚后还能报警吗男方不去看孩子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81、双方离婚后,直接抚养孩子的男方不让女方看孩子,女方可以报警或到法院起诉解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但是这个强制执行不是对孩子强制探视或带走,是对男方执行拘留或罚款。 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
-
离婚协议写了不能看孩子但是后面想去看看.能看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3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2、该协议书不能看孩子的内容与现行法律存在一定的冲突,一般来说该内容为无效条款,更改条款具体可以通过法院进行处理。
-
离婚后孩子一定要看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6离婚后有探视权的一方可以不看望孩子,但是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能不让对方探视孩子。 除非对方存在下列应当中止探视的情形,可以不让其探视孩子,向法院申请中止其探视权,但当中止探视事由消失时还应当继续让对方探视孩子: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这是基于对子女的人身健康的考虑。 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严重影响子女生活学习。 3、探望权人将子女带入色情场所或让子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