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8:47:06
449 人看过
一、行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期限是六个月。如果先提起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如下:
1.诉讼客体和诉讼目的不同。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争议,其目的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救济;而民事诉讼的客体是民事争议,其目的是解决民事纠纷,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实现。
2.诉讼主体不同。
3.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不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但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完全对等,当事人都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
4.可否适用调解不同。行政诉讼中不得以调解结案。但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是一项重要原则,法院既可以调解的方式进行审理,也可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三、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原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原则如下:
1.选择复议原则;
2.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财产侵权诉讼时效问题: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78人看过
-
诉讼时效已过了如何才能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244人看过
-
行政诉讼十五日内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153人看过
-
刑事诉讼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32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如何计算强拆赔偿和时效
323人看过
-
土地纠纷案件如何计算行政诉讼时效?
48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诉讼时效怎么计算,如何计算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
-
行政诉讼中六个月如何计算时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释》第六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
-
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 ?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时效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3行政诉讼时效: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因房地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内提起诉讼;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五年内提起诉讼。
-
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诉讼诉讼时效的法律意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0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意义,应该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权利人不及时行使请求权的行为,更不是保护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 1、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