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假冒产品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所涉及到的犯罪行为,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其认定的立案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因素:当销售商在产品中掺杂、混入非本成分、以假乱真地替换原有产品、以次充好或以不符合资质规定的产品替代原本合格产品时,涉嫌下述任一情况,便应当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1.销售伪劣商品的金额高达五万元人民币以上;
2.虽然伪劣商品并未实际参与市场交易流通环节,但是其货品价值金额却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元人民币以上;
3.尽管销售原价未满五万元人民币,然而如果将已经实现销售的伪劣商品金额乘以三倍计算后,其结果与尚未完成销售的伪劣商品货物价值总和超过了十五万元人民币以上。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销售假冒产品金额15万会受到什么处罚
对于制造并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法律惩戒措施主要包括四种情形:
其一,若贩卖数额在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则将被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同时还需承担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其二,若贩卖数额达到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刑罚将升格为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其三,若贩卖数额进一步增加至五十万元至二百万元之间,则需接受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还要负担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最后,倘若贩卖数额超过二百万元,那么将面临最高为十五年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承担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或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销售假冒产品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最新立案标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265人看过
-
立案标准: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92人看过
-
怎样计算涉案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
82人看过
-
销售假冒商品立案有期限吗
202人看过
-
假冒产品销售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429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才能立案?
138人看过
-
销售假冒商标罪的立案标准,销售假冒商标罪的立案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5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品罪立案标准: 1、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故意,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过失行为,如生产者不知原材料有假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销售者不知产品系伪劣产品,因不负责任、疏忽大意而生产或销售的,不能构成本罪。从司法实践看,绝大多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都是为了牟取暴利,但法律对本罪的犯罪目的没有要求,所以,无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均不影响本罪的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数额是多少,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金额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2至少五万元的销售额,该罪名不是根据受害人的算是金额定案,而是根据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金额定罪量刑。【依据】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的立案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
销售假冒商品立案有期限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29有,本罪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
-
什么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0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