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效合同是不是还要继续履行
对于无效合同不需要再继续履行。因为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合同涉及的权利义务就终止了,既然权利义务已经终止了,则就没有继续履行合同的必要了。而且被认定无效的合同自始都是无效的。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无效是不是要支付违约金
无效合同不需要交违约金。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效力,也就不存在违约情形,不需要赔偿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按照合同的约定,为其违约行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一般分为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两者均属于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所谓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确认为自始无效的合同。
存在以下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即合同不是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行为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无效合同的条件主要包括:
1、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4、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等其他条件。
无效合同的特征:
1、具有违法性,所谓违法性,是指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2、具有不履行性,不履行性是指当事人在订立无效合同后,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也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
3、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无效合同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国家不予承认和保护。一旦确认无效,将具有溯及力,使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后也不能转化为有效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
继续履行合同是否还要赔偿
425人看过
-
合同继续履行和履行时效是否一致
290人看过
-
合同履行不能是无效合同吗
241人看过
-
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无效合同怎么判?
383人看过
-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是什么?什么时候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137人看过
-
不完全履行合同能否要求继续履行
297人看过
-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是不是就要拆迁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4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应当解除,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
-
合同无效后可不可以继续履行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02合同无效是否还需要履行视情况而定。合同无效是否需要继续履行,要看合同是部分无效还是全部无效。如果是全部无效的合同,则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不需要履行,也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如果是部分内容无效,则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合同的其余部分仍然有效,还需要履行。
-
合同无效但已履行部分条款还需要继续履行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01“借款期限一年,年利10万,合同终止时付清。如果利润达不到10万有多少算多少,乙将甲的10万还给甲”。同时还约定:“本借款协议若有变更,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无论如何,没有参与经营,订立了借款合同,已经交付,并且没有还款,就是需要还款的。 可及时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可视情况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冻结其固定资产拍卖偿还。对方的身份信息是否能够确定?如身份证、车牌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
-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14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合同无效能否起诉继续履行合同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6合同违约的,受害人可以起诉违约人继续履行合同。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的,按照合同约定的责任承担;未约定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违约人继续履行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