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一个多月能离婚吗
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请求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主要指下述两种情况:
(一)在此期间双方确实存在不能继续共同生活的重大而急迫的事由,已对他方有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的可能。
(二)女方怀孕或分娩的婴儿是因与他人通奸所致。
二、诉讼离婚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形
(一)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二)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四)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五)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六)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七)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2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八)一方与他人通奸、与他人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九)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十)一方好逸恶劳、有吸毒、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十一)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十二)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十三)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十四)一方有家庭暴力行为的。
(十五)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三、诉讼离婚中的特殊保护
(一)在诉讼离婚中对现役军人的特殊保护。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的,须经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失的除外。这是对非军人一方离婚请求权的限制,以保护军人的利益,维护人民军队的稳定。现役军人是指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籍的军官和士兵,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和士兵,包括军队中的文职人员。退伍、复员、转业和在部队中不具有军籍从事后勤管理、生产经营的人员,均不属现役军人。现役军人的配偶是指非军人一方。双方都是军人或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不适用此规定,仍适用一般法定离婚事由加以处理。
(二)在诉讼离婚中对女方的特殊保护。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请求离婚。
-
结婚不到一年孩子五个月了能离婚吗?
320人看过
-
孩子一个月离婚男方能给多少抚养费
457人看过
-
一个多月没见孩子能要孩子抚养权吗
341人看过
-
结婚了一个月就离婚能不能分财产有一个孩子
457人看过
-
四个月就能离婚吗?孩子可以吗?
460人看过
-
孩子五个月离婚能争到孩子抚养权吗
207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孩子两个月离婚能离多少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31孩子两个月后,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离婚,也可以由女性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男性不得提起离婚诉讼。 一般而言,男方如起诉离婚,必须在女方分娩一年后提出,但女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如孩子为女方与他人通奸所生。 哺乳期离婚的规定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限制男性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离婚的权利。因为女方在哺乳,一方面宝宝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父母的共同抚养;另一方面,如果男方此时提出离婚请求,对女性的精神刺激过大,
-
-
刚生完孩子一个月能离婚吗如果能离孩子归谁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8在哺乳期内,男方是不可以提出离婚诉讼的,但是女方可以提出。孩子会视双方的条件考虑判给哪方,如工作,住所等更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条件,若是在哺乳期内一般会将孩子判给女方。
-
孩子两个月想离婚孩子还能要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12孩子两个月,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离婚或者由女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是男方不得提起离婚诉讼。 一般来说男方如果起诉离婚,必须在女方分娩一年后提出,但是女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比如孩子为女方与他人通奸所生。 关于哺乳期离婚的规定,旨在保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了男方提出离婚的请求权。因为女方正处于哺乳期间,一方面婴儿正处在发育阶段,正需要父母的合力抚育;另一方面如果此时男方提出离婚请求,对妇
-
一个孩子能长多少一个月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7参照支付抚养费一方的经济收入的20%-30%。这个需要了解具体情况了才能作出准确的分析,为了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建议电话咨询A律师或者到A律师办公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