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受骗后,可以采取两种维权方式,一种是与行政部门如地方知识产权局联系,另外一种是向当地公案部门报案。很多专利权人在发现自己被骗后,会首先求助于地方知识产权局。收到举报投诉后,各地知识产权局会积极受理,一方面调查处理案件,同时与相关执法部门协调,将重大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
根据我国法律,专利诈骗属于经济犯罪,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专利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经济侦察部门报案。我国刑法对于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有关专家提醒专利权人,平时要注意收集、保留专利诈骗的有关证据,作为以后举证的有力依据,发现被骗及时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一、专利诈骗的方式有哪些?
1、以专利获奖方式骗取评审费。在这种诈骗形式中,专利权人通常会收到获奖通知书,被告知其发明获得某重大奖项,要求专利权人向指定银行账户缴纳一定数量的获奖评审费、证书工本费等。缴费后将会收到获奖证书,并得到国家一笔科技转化资金。
2、以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名义骗取服务费。通常,发明人的专利在《专利公告》上发布之后,就会收到一些中介机构的来信,说可以帮助发明人转化专利,但是需要交一定数量的服务费。发明人交了钱后,要么音讯全无,要么确实给介绍了公司,但公司会告知:根本不需要此项专利技术。
3、以投资的名义骗取评估费。目前,不少中介机构和评估机构与诈骗者勾结,打着投资集团的幌子,以高额回报诱惑专利权人,骗取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专利权人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投资机构的“大来头”而放松了警惕。
4、以博览会、专利对接会等形式骗取参展费。利用发明人急切想把自己的专利转让给企业的心理,一些不法分子就打着“发明博览会”、“专利对接会”的幌子,骗取参展费等费用。
-
专利合同诉讼维权手段包括哪些?
66人看过
-
怎样才能防止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的手段手段有哪些
422人看过
-
专利被侵权后,可以采取哪些维权手段?
500人看过
-
构成合同诈骗要件有哪些 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380人看过
-
拆迁维权的合法手段有哪些
414人看过
-
买卖合同欺诈手段:哪些手段具有欺骗性?
470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专利合同诉讼维权手段包括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30专利权人受骗后,可以采取两种维权方式,一种是与行政部门如地方知识产权局联系,另外一种是向当地公案部门报案。很多专利权人在发现自己被骗后,会首先求助于地方知识产权局。收到举报投诉后,各地知识产权局会积极受理,一方面调查处理案件,同时与相关执法部门协调,将重大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
-
合同诈骗手段有哪些合同诈骗的要件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4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
-
诈骗合同交通法:诈骗合同诈骗犯的作案手段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2常见的犯罪手段:1、合同诈骗罪以假乱真饰耳目。犯罪分子以虚假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者伪造身份证明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后就溜之大吉。二、招摇撞骗唱空城。犯罪分子虚构购销产品、承包工程、投资合作等名称,在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获得担保财产后迅速逃逸。三、一唱一和演双簧。犯罪分子首先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军队和知名民营企业,以紧缺和滞销商品为
-
有哪些合同欺诈的手段?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3(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房屋租赁合同有哪些诈骗手段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05房屋租赁合同有下列诈骗手段: 1.采用欺骗手段截留客户资金,将其非法占有或用于投资、转贷等风险项目。 2.中介公司指使公司员工及他人假扮购房人,与卖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支付少量定金或部分房款后,将房屋过户至虚假购房人名下,最后将骗取的房屋转卖或抵押从中非法获利。 3.利用为购房人代办银行贷款之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然后冒用购房人的身份证件,将银行发放的贷款占为己有。 4.公布虚假房屋租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