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直接竞争对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4:12:34 459 人看过

所谓直接竞争对手,是指生产经营同品类、同品种产品或服务,与本企业角逐共同目标市场,与企业构成直接竞争的关系的企业。

直接竞争对手的确定方法有哪些呢?

1、传统方法一般是根据产品形式、行业、品牌和消费愿望,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市场竞争,然后企业在同类型的市场竞争中确定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

2、一种方法是利用行业细分来确定直接竞争对手。行业细分是指根据细分标准对各个不同的竞争者、竞争产品和竞争范围进行划分。它可以帮助企业直接,准确地确定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从事的商业活动的界面,从而精确地定位直接竞争对手及竞争双方的相对位置。

如何做好企业竞争对手分析?做好竞争对手分析的主要步骤是怎样的呢?

1.确认本企业的竞争对手。

广义而言,企业可将制造相同产品的公司视为竟争对手。

2.确认竞争对手的目标。

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是什么竞争对手的利润目标是什么并注意竟争对手用于攻击不同产品市场细分区域的目标。

3.确定竟争对手的战略。

4.确认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势。

5.确定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

6.最后确定公司的竞争战略。

直接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同行企业,表现为全方位的正面竞争势态,对手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市场的需求状况,并且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5: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对手相关文章
  • 潜在竞争对手的类型
    潜在竞争对手是指暂时对企业不构成威胁但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威胁,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程度以及行业内部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入侵障碍主要存在于六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品牌忠诚、资金要求、分销渠道、政府限制及其它方面的障碍(如专利等)。潜在竞争对手有哪些类型呢?1、不在本行业,但能够轻易克服行业壁垒的企业当提供互补或替代产品的企业对另一方的市场情况,例如需求状况、价格水平、销售渠道、生产成本、原料供应都比较了解时,进入对方市场的壁垒就比较低。如果企业进入互补或替代的市场能显著地提高原有产品的销量和竞争能力,那么它进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报社与杂志社都非常熟悉对方的业务和市场,为了争夺同一个客户群,它们之间的竞争往往很残酷。它们有现成的品牌和声誉,一且有合适的机会,它们就有可能进入替代品的行业,在同一市场中展开激烈竞争。2、进入本行业可产生明显协同效应的企业企业进行整体性协调后
    2023-04-24
    357人看过
  • 单位犯罪,怎样确定直接责任人员
    一、单位犯罪,怎样确定直接责任人员单位犯罪,如下确定直接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二、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如何量刑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量刑:根据其所犯罪行来判处刑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三、单位作为犯罪
    2023-07-28
    481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侵害的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侵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是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一、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具体有哪些措施1、承担法律责任《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第21条至32条均规定了,市场主体不正当金正行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同时,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2、配合监督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第十七条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
    2023-04-03
    289人看过
  • 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
    通常情况下,企业看好的顾客,竞争者也会看好。当某一部分顾客对某种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的时候,市场就产生了。与此相对应,欲以生产经营类似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个市场需要的竞争者所组成的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企业在确定业务领域时还必须对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竞争者的界定理解行业的影响力量非常重要,但还不够。同行是怨家,这只是泛泛之谈,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也没有必要与行业内企业全面为敌、四面出击,它必须处理好主要的竞争关系,即与直接竞争对手的关系。直接竞争对手是指那些向相同的顾客销售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基本相同的服务的竞争者。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指:为了谋求竞争优势各方采取的竞争手段的激烈程度。与市场细分相类似,行业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战略群组。战略群组(亦称战略集团)就是一个行业中沿着相同的战略方向,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战略的企业群。只有处于同一战略群组的企业才是真正
    2023-04-24
    479人看过
  • 竞争性谈判可以直接邀请供应商吗
    一、竞争性谈判可以直接邀请供应商吗依据现行法规和实践经验来看,采用公开竞争性谈判这种采购模式时,确实存在以直接邀请供应商的方式展开采购工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采购方或其代理机构有权直接邀请至少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参与对采购事宜的深入探讨和议价磋商。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直接邀请多于一家的供应商加入到这场激烈的竞争性谈判当中来。最后,某些情况下,采购方或其代理机构甚至会直接邀请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共同参与竞争性谈判。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实践经验观察,如果采用书面形式推荐供应商的方式进行采购工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变相的指定供应商,进而导致采购预算大幅上升,甚至可能引发财政资源的浪费,从而给采购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我们完全有能力直接邀请供应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谨慎处理,防止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现象。《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第十二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
    2024-04-14
    266人看过
  • 商标被竞争对手抢注怎么办
    一、对于商标被竞争对手抢注怎么办商标被竞争对手抢注了,但是抢注者的申请尚未获得注册的公司而言,可以通过对抢注者申请提起异议的方法进行救济。根据我国《商标法》,注册商标应当先由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下属的商标局的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审查的,进入公告期,公告期时间为三个月。二、商标商标(trademark)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后,称为“商标”。商标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国际市场上著名的商标,往往在许多国家注册。中国有“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之区别。注册商标是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未注册商标则不受商标法律的保护。三、商标的作用商标通过确保商标注册人享有用以标明商品或服务来源,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以获取报酬的专用权,而使商标注册人受到保护。从广义上讲,商标通过对商标注册人加以奖励,使其获得承认和经济效益,而对全世界的积极和进取精神起到促进作
    2024-01-14
    140人看过
  • 如何确定直接损失
    缔约过失责任
    对于受害人因不法行为遭受的直接损失应当依实际赔偿原则赔偿。直接损失是指民事主体因不法行为遭受的财产利益直接减少的损失,其中既包括侵犯财产权行为造成的财产灭失或毁损;也包括违约行为造成的财产利益的丧失或耗费;还包括侵犯人身权行为造成的直接财产支出或丧失。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限于直接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说到底是因为违反诚信原则而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的责任。所以其赔偿范围应当注意以下标准:(一)信赖利益损失限于直接损失。一般不包括因此错失的机会损失等间接损失,否则,信赖利益损失就可能会漫无边际,不当加重当事人的责任。(二)不能参照合同约定来确定信赖利益的范围。(三)信赖利益不得超过履行利益。(四)信赖利益损失属于财产损失,不包括人身损害或精神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
    2023-07-02
    152人看过
  • 短融网曝光竞争对手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如下: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6.附条件交易行为。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8.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研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列举式规定,凡《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在特别规定中作穷尽性保护的行为,一般不再根据第二条规定扩张其保护范围,防止因不适当扩大不正当竞争范围而妨碍自由、公平竞争。但《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新的社会现象和技术层出不穷,在不正当竞争的控制与反控制方面有了新的发
    2023-07-23
    137人看过
  • 怎样正确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理解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按照这一规定,只要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就是经营者。对经营者的理解,不能限于领有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也不理解为单位内部的业务人员。只要是从事商品(包括服务)交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单位的性质如何,不论是长期从事商品交易还是一次性从事商品交易,也不论是否领有营业执照,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都是经营者。(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具有不正当竞争性质的行为有很多,(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时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并未将所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都纳入该法规范,该法只规定了11条不正当竞争行为。(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
    2023-06-08
    472人看过
  • 在市场竞争中怎样发现竞争者
    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是最客观的:既考虑与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相似性和替代性,更要考虑与本企业所欲满足的消费者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如若这两方面的程度都最高,便可以认定该企业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一)从本行业角度来发现竞争者由于竞争者首先存在于本行业之中,企业先要从本行业出发来发现竞争者。提供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或者提供可相互替代产品的企业,共同构成一个行业。如家电行业、食品行业、运输行业等。由于同行业企业产品的相似性和可替代性,彼此间形成了竞争的关系。在同行业内部,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就会引起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例如,如果滚筒式洗衣机的价格上涨,就可能使消费者转向购买其竞争产品波轮式洗衣机,这样,波轮式洗衣机的需求量就可能增加。反之,如果滚筒式洗衣机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滚筒式洗衣机,使得波轮式的需求量减少。因此,企业需要全面了解本行业的竞
    2023-04-24
    194人看过
  • 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是新启商家的常用手法,但是这也只是如开张做促销、提高知名度的做法,并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低于成本的售价明摆着就是做亏钱生意,想博取的是长远的客户资源,然而低价过后呢?是否依然可以保住客户?客户要得到的是物美价廉、服务到位如果真的要玩玩,那么想办法调查一下对方压货最多的是哪些产品,您可以弄那几个产品出来玩玩,以较少的数量用低于对方价格一半的售价出售,分散着卖、限量的卖,作为回馈卖给老客户,也算是一种感情投资,也打打对方的锐气,过了这段对战时期后再进行价格调整吧,但是价格战对商家来说是很伤原气的,赢家还是消费者呀
    2023-06-07
    185人看过
  • 竞争对手恶意举报的应对策略
    如果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恶意举报的,受害人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恶意举报可能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诬告陷害等的犯罪行为。从举报依据上看,必须是明知是捏造的事实仍然进行举报,才构成诬告陷害。举报的意图,必须是希望陷害且使对方受到刑事追究。举报的后果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试用期离职去竞争对手公司上班属于违约吗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试用期离职去竞争对手公司上班的,属于违约行为。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应当退还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同时应承担给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如果同时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还应当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招用的单位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3-07-03
    345人看过
  • 撕毁竞争对手广告犯法吗
    一、撕毁竞争对手广告犯法吗竞争对手的广告属于私人性质的,撕毁的话并不能成为狭义的违法,只是构成了民事侵权行为,可能会被对方追究侵权责任的。二、民法典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吗不正当竞争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认是否属于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有: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6、附条件交易行为;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8、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三、不正当竞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违法性2、侵权性所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性,是指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或者可能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正当竞争行为采用不正当的
    2023-04-24
    322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界定
    德国于1896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单行法,并于1909年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了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修改内容便是加入第1条“一般条款”(所谓一般条款,是指规定执法机关在法律具体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外认定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件的抽象或者概括的规定,该条款对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进行了界定:“在商业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而违背善良风俗者,可向其请求停止侵害和损害赔偿。”从德国《反不正当竟争法》第1条的内容来看,构成不正当竞争须具备以下4项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从事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商业交易”中。“商业交易”的概念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任何一项以任何方式旨在促进任何一种商业目的的活动,都属于发生在商业交易领域的活动。这种商业目的,既可以是行为人自己的商业目的,也可以是行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商业目的。在商业交易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一切商业营业,而且包括律师、医生、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等自
    2023-06-08
    205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对手是指与本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其他企业或个人。他们可能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或服务,争夺相同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更多>

    #竞争对手
    相关咨询
    • 竞争对手离职,竞争对手是不是管理者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10
      可以雇佣竞争对手离职的经理,但如果经理与前单位的竞业禁止协议有效,则不能雇佣。竞业协议的时效一般为两年,超过两年不构成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如果约定离职后两年内不在其他机构从事同类业务,但不禁止在同类机构从事其他业务,也不构成违约,可以就业。
    • 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直接是怎样的呢?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9
      工商发改物价(某些地方物价和发改是一个单位)等等都有管理的具体领域,我国的行政执法很多方面是有点相互交叉的
    • 发现竞争对手行贿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8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贿赂的条文对比如下(重点修改内容已标出):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
    • 竞争对手之间串通投标要怎样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串通投标罪】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竞争对手把库存竞争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4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