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通信自由权,并由刑法加以切实的保障。信件作为公民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一般涉及了公民的私密情感,通常情况下,信件的发出人是希望接收人可以收到的,信中可能是诚恳的道歉,也许会是深切的爱恋,或者是无尽的思念。如果信件丢失,或是被人拿走,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了。如果拿走别人的信件并销毁,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性质恶劣,触犯刑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刑法》第252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开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打骂妻子、自己的孩子,会构成犯罪吗
打人骂人是一种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在家庭生活里,因家庭纠纷或教育子女方法不当。偶尔打骂妻子、孩子的,一般给予批评教育,或给予行政处分、治安处罚;如果经常打骂妻子、孩子,情节恶劣的,或者被害人因长期打骂逐渐造成身体严重损害或导致死亡的和被害人因不堪忍受长期打骂而自杀造成死亡或重伤的,根据《刑法》第260条的规定,以虐待罪论处。如果对妻子、孩子进行毒打,有意伤害,造成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夫妻双方、父母和子女之间应相互尊重,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养成不打人骂人的良好习惯,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公民。
二、用污秽语言当众辱骂人犯法吗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要受治安处罚。《刑法》第246条对侮辱罪也作了规定。显然,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当众辱骂他人是一种侵犯人格、名誉的违法行为。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应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用污秽语言当众骂人,足以毁坏他人名誉,侮辱他人人格,使人感到不堪凌辱,造成被害人羞愧自杀的严重后果,就构成侮辱罪,要负刑事责任。
-
偷他人财物并损毁构成盗窃罪吗?
372人看过
-
未成年人毁坏家里证件拿走钱算犯罪吗?
428人看过
-
损毁他人财物案件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336人看过
-
合伙人自然人私自把钱拿走犯罪吗
471人看过
-
销毁财务账本构成犯罪吗
452人看过
-
非法使用他人信息走账构成什么犯罪?
12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派出所可以抓人把信件拿走销毁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20我国宪法赋予公民通信自由权,刑法有效保障。信件作为公民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一般涉及公民的私人情绪。通常信件的发出者希望接收者能收到,可能是真诚的道歉,深爱,也可能是无尽的思念。如果信件丢失或被拿走,后果不可想象。拿走他人信件销毁,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性质恶劣,违反刑法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52条 隐瞒、毁灭或者非法拆除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
未成年人毁坏家里证件拿走钱算犯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31我们都知道,如果盗窃他人财产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未成年人偷盗自己家里的钱或者证件,大人如果发现了一般会对偷钱的小孩进行教育。那么未成年人偷父母的钱算不算犯法呢? 根据法律,我做如下解释,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
-
他人手机被擅自拿走,是否构成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涉案人员涉及盗窃行为,但其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标准,应由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进行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之罚款。如果涉案行为已侵害了他人财产权益,但尚未达到刑事处罚程度,此时公安部门应依法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要求对其采取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措施。 如果涉案人员主动将所盗财物归还失主,这可视为自首情节,根据具体情况,
-
受人怂恿拿走其他男孩的手机构成犯罪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9如果该男孩的打人行为并非一贯行为,而确实因为受人怂恿而一时冲动的行为,那么对于受害人的伤害结果是否需要该男孩承担刑事责任,就需要根据受害人的伤情鉴定结果而定。如果伤情为轻伤,则其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只是轻微伤,那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至于顺说拿走手机的问题,需要根据该当时的具体情形而定性。其行为可能构成盗窃或者抢劫。 如果该男孩已经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建议委托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
未经他人允许,私自拿走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8在对方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取走,这种行为显然构成了盗窃罪。相比之下,抢夺罪则以对受害者人身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前提,但是趁其不备夺取财物的情况,从本质上并不满足危及人身安全的条件,因此抢夺罪被认定为盗窃罪更为合适。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且价值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实施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违法行为,都应当接受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