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在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有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和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赔偿。具体金额根据受害人的情况来确定。从中可以提取出受害人在肇事逃逸后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但这些赔偿的具体金额会因受害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
在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有以下赔偿:
1.医疗费用,包括受害人为治疗交通事故所致的伤病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
2.误工费用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
3.护理费用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来确定。
4.交通费用根据受害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而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来确定。
5.住院伙食补助费用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确定。
护 理 费 用 如 何 确 定 ?
护理费用如何确定?
在医疗体系中,护理费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定护理费用:
1. 医院根据不同病情和护理等级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并明确护理费用的项目、数量和标准;
2. 医院可以要求患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告知患者相应的护理费用;
3. 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费用明细表,公开护理费用的项目和标准,并在患者面前公示;
4. 患者可以事先与医院协商护理费用,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护理费用协议;
5. 在患者没有事先协商的情况下,医院可以参照同类医院的护理费用标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护理费用。
总之,护理费用的确定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有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和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等赔偿。关于护理费用的确定,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制定护理方案、要求患者选择护理方式、公示护理费用明细表等。护理费用的确定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受害者在车祸中受伤,肇事者逃逸,如何获得赔偿?
88人看过
-
肇事者驾车逃逸,受害人家属可获多少赔偿?
489人看过
-
肇事逃逸受害者的赔偿问题
11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罪人死了受害者还可以获得赔偿吗?
85人看过
-
受害人家属可获得的肇事逃逸赔偿
301人看过
-
肇事逃逸:如何合理赔偿受害者?
14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能否在肇事逃逸后找到受害者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12肇事逃逸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逃避法律制裁,但一旦被抓获,则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对于肇事逃逸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肯定会进行批捕。不过,关键在于时间的因素。由于不同案件的情况不同,批捕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处理,需要根据相关案件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具体的批捕时间。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
肇事逃逸后多少天可以找到肇事者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3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肇事现场的各种证据对于找到肇事者起到很大作用。交通肇事逃逸,如果没有归案,会一直查下去的,任何时间发现逃逸者,都会抓的。 可以通过各路口监控探头同样能查到,可以根据逃逸车辆的轮胎印痕来判断逃逸车种,缩小排查范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人证。
-
肇事逃逸受害者怎样赔偿,肇事撞车逃逸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0肇事逃逸后被抓,受害者能得到赔偿。应当赔偿交通肇事造成经济损失。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三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
受害人逃逸以后能得到赔偿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7肇事逃逸后被抓,受害者能得到赔偿。应当赔偿交通肇事造成经济损失。《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三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