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中关于民事被告条件的条款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起诉时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明确的被告”是民事主体成为被告的基本条件。原告提起诉讼,应当明确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原告与谁发生了民事争议,或者是谁可能承担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被告,只有起诉的人而无应诉的人,人民法院便无从进行审判活动,因而也就不可能受理。
为统一认识,便于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第一款对如何认定起诉时有明确的被告作出解释: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和对原告的要求“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同,民事诉讼法不要求起诉时有适格被告,被告是否适格经过法院实质审查才能确定,起诉时法院无法判定,不能以此为由不予立案。
从《民事诉讼法》及上述解释可知,作为民事被告的条件是能与他人相区别,原告提供的被告信息只要能够具体识别出某个特定民事主体的,法院就可以立案受理。所以,若通过网名或IP地址能够找出使用用户,该网名或IP地址就可以作为被告,它们的使用用户参与诉讼。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关系属于民事关系?
425人看过
-
我国刑事司法中关于拘留的相关法律规定?
275人看过
-
我国《民法典》关于家庭关系的规定
100人看过
-
宪法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
477人看过
-
我国关于民事证人证言规定
420人看过
-
我国刑事法关于“坦白”的规定
498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我国法律规定的关于遗嘱内容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7订立遗嘱的内容,是指遗嘱人在遗嘱中所作的处分遗产及其他事务的意思表示。遗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
我国民法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是如何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7法律依据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将自然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11条第一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11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
-
法律关于我国民事案件受理通知书的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0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民事起诉和受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含义是指与起诉案件的诉讼标的有直接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利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第二,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
-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8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这样规定的:(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3)
-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被告的范围的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如果是刑事附带民事被告范围这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4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