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5)赣中刑二终字第10号
原公诉机关大余县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郭燕军,男,1983年9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家住湖南省汝城县南洞乡育才村十组。因涉嫌犯抢夺罪于2004年10月2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大余县看守所。
原审被告人何向群,男,1975年10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汉族,高中文化,无业,住湖南省汝城县城关镇西正街1号。因涉嫌犯抢夺罪于2004年10月2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大余县看守所。
大余县人民法院审理大余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犯抢夺罪一案,于2005年2月2日作出(2005)余刑初字第1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郭燕军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判决认定:
1、2004年10月19日20时许,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与何洪雄(另案处理)商量到大余县城抢包,并来到步行街平安药店旁边一小巷。三人看见一名妇女手上提着一个小挎包。何向群从后尾随,然后上前将小挎包抢走,并与何洪雄翻墙逃走。郭燕军则谎称“我去追”,也跟着翻墙逃离现场。挎包内有一部“三星”N628型手机(价值580元)和210元现金。事后何向群、郭燕军各分得现金70元。
2、2004年10月23日20时许,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来到步行街武装部门口,看见一名妇女手提挎包在散步,何向群便迅速将挎包夺下,逃离现场。郭燕军假装上前追赶,也乘机逃离现场。当晚,二被告人被公安人员抓获,并缴获挎包和包内的一部“诺基亚”8250型手机(价值611元)等物品。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
(1)被害人蓝春风、谢福秀的报案及陈述,证明了其被抢情况;
(2)现场勘查笔录和摄影照片等证据,证明了案发现场情况;
(3)提取赃物笔录及被害人书写的领条,证明了侦查人员在二被告人手中及租住房内提取到被抢物品及物品已发还给被害人的情况;
(4)价格鉴定结论书,证明了被抢手机的价值;
(5)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的行为已构成抢夺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抢夺罪判处被告人何向群有期徒刑二年,罚金2000元;以抢夺罪判处被告人郭燕军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罚金2000元;责令被告人何向群、郭燕军退赔被害人蓝春风损失210元。
郭燕军上诉提出:
1、他在第二次作案被抓后主动交待了第一次作案,应认定他具有自首情节。
2、他向公安机关举报了何洪雄在大余农贸市场抢金项链的事实,应认定他具有立功表现。
3、他在二次作案中均未动手,能深刻反省认识自己所犯罪行,有悔罪表现,要求改判他管制或拘役六个月。
二审审理查明的上诉人郭燕军、原审被告人何向群抢夺的事实、证据与原审认定一致。郭燕军上诉提出他向公安机关举报了何洪雄在大余农贸市场抢金项链,但未经查证属实。
本院认为,上诉人郭燕军、原审被告人何向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夺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罪行,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本案中,郭燕军在实施第二次犯罪被抓获后,主动供述的第一次犯罪事实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罪行,所以,不能以自首论,即不具有自首情节。并且,郭燕军上诉提出他向公安机关举报了何洪雄在大余农贸市场抢金项链一事,但未经查证属实,即不具备认定有立功表现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案中,郭燕军抢夺数额较大并且作案二次,原审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罪刑相当。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张春明
审判员郭卫真
代理审判员张慧珍
二OO五年三月十日
代理书记员周振宁
-
郭德月抢夺案
354人看过
-
郭加和抢夺案
341人看过
-
陈群星、谭小波抢夺案
286人看过
-
席军武抢夺案
419人看过
-
刘传蓉、王群抢夺案
166人看过
-
郭勇、任玉孝犯抢夺罪一案
9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抢夺司机方向盘的案例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7抢夺司机方向盘属于放火罪中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
如何定刑抢夺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05《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如何认定抢夺军队印章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5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的认定条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或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
抢夺方向盘一般如何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28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具有“持械袭击驾驶人员”等几类特定情形的,予以从重处罚。乘客针对其他人员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妨害交通运营秩序、影响行车安全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寻衅滋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115条的
-
抢夺罪立案初期多长时间,抢夺几天立案,抢夺案件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4抢劫罪的立案时间一般为三天。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