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调查
事故调查前调查人员应先期收集事故单位有关资料,了解事故现场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事故调查中,要尽可能多询问几个当事人,并应尽量调取事故现场资料,尽可能还原事故过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找准事故原因。要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取证,对有关言证、书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要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测,让数据说话。掌握事故调查取证技巧和策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总的思路是围绕事故发生的经过这条主线,通过“听、看、问、查、验”的方式对事故总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听取事故情况汇报。调查事故首先要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事故情
况的汇报,要注意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到几点几分几秒;地点:事故发生第一现场,具体地点、班组;事故伤亡人员的年龄、姓名、工作岗位;事故发生时一起工作的员工;事故发生时带班、值班领导;造成事故发生的大致原因。在对事故过程基本了解之后,事故调查组人员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可以分组,一般分为现场组、资料组、询问笔录组等,每组指定一名业务较好的人员任组长,每组都有项目部相关人员配合,然后开始着手进行调查。
(2)查看事故现场。现场组人员主要任务是查明事故发生现场的情况,发现和收集证据,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现场组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验,现场勘验主要对事故现场的的原始状态,以及与事故有关的主要物体、痕迹、遗留物等物体进行查验,获取物证。调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时,要采取拍照、测量和制作简易现场图等措施,及时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了解现场残留物品位置、使用情况、损坏情况可以较直观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尽可能还原事故过程。经过现场勘验,可以获取事故发生的初始原因、致伤(死)原因。
(3)、询问相关证人。询问笔录组主要是询问与事故有关的人员,重点是事故企业员工、班组长、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等。通过询问获得事故发生的证言、证词,通常是要求被询问人将事故发生前后所亲历的事情详细地讲述一遍,将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后果、现场目击人以及事故报告等情况讲述清楚。另外,还要向被询问人了解事故相关情况,如出事的人是否受到培训教育;是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遵守操作规程、设施设备是否安装安全装置等等。记录时要向被询问人了解清楚,分清哪些是其亲眼所见的事实,哪些是其猜测、评论、推断的感知事实。询问人要注意询问内容要与事故现场勘验情况相对应,形成证据链,相互印证打铁,一气呵成,切忌证言残缺不全。防止一件事问多人,缺乏有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4)查资料。《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收集证据。调查得来的材料常常有真有伪,真假难辨,特别是部分询问笔录,由于被询问人的立场、态度和利害关系,所提供的情况往往不一定全部属实。同时由于角度不同,了解的程度深浅不一,因此提供的信息也有差别。所以,要进行分析梳理、鉴别选择,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前后对应无漏洞。另外,还要及时整理调查材料,对所取得的材料证据进行全面整理,查看环节是否关联紧密,能否互相印证;一定不要孤立片面、互相矛盾,如果缺少某环节证据再开展补充调查,进行个别询问,确保调查材料的合理合法且全面。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各种论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理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揭示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二、事故的处理
1、各级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抢救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积极落实抢险救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安全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触电事故
(一)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1、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3、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4、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5、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6、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7、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8、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9、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
三、物体打击事故
(一)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原因1、交叉作业劳动组织不合理。2、拆除工程未设置警示,周围未设置护栏和搭防护隔离栅。3、揽风绳、地锚埋设不牢或揽风绳不符合规范要求。4、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5、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小材料。6、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稳、过多、过高。
(二)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四、机械伤害事故
(一)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1、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2、传动带、砂轮、电锯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3、机械工作时,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4、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电锯无防护挡板,手持电动工无断电保安器。5、起重设备未设置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联锁开关等安全装置。
(二)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五、坍塌事故
(一)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2、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3、在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不按规定随意堆放建筑材料。4、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搭建不牢。5、拆除作业未设置禁区围栏、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6、施工机械不按规定作业和停放,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太近。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维护。8、挖土作业时,有人员在挖土机施工半径内作业。
(二)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
工程安全施工安全准则
176人看过
-
土方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87人看过
-
安全施工措施管理程序
341人看过
-
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219人看过
-
安全施工放心工程
262人看过
-
安全施工方案交底流程
378人看过
-
施工安全事故处理程序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0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以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其次,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一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地组织抢救伤员,排除险情。最后,开展好事故调查。并进行现场勘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施工人主张欠付工程款怎么处理施工方式为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71、很多拖欠工程款的案件是由于违反分包和非法转包造成的,实际施工人在起诉发包人时应当同时将业主(包括开发商、政府、项目所有人)列为共同被告。这样就加大了取得工程款的几率。 2、通过专业的建设工程律师尽快取得法院生效判决。施工人再遇到拖欠工程款时,往往存在观望和侥幸心理,期待发包人能良心发现,进而错过了最好的诉讼时机。如果没有法院的生效判决,任何强制措施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只有取得生效判决方能通过法
-
施工过程安全监理常见几种方法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1一、审查核验,具体内容以下11项: ①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②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③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④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 ⑤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合法有效。 ⑥审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⑦审查施工现场应急求援实施预案。 ⑧检查施工单位安全交底记录。 ⑨核查大型起重机
-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哪三种处罚方式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的;(二)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的;(三)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的。
-
epc工程施工付款方式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01对于EPC工程合同,当事人进行付款时可以采取一次总算、一次总付或者一次总算、分期支付的方式,具体的支付方式由当事人约定。工程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造价、拨款和结算等条款,发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