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签订合同老板不给薪水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老板拒绝支付工资的,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1.与老板协商解决;
2.到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拖欠工资去劳动局需要什么材料
拖欠工资去劳动局需要的材料如下:
1.所在用人单位与本人相关的考勤记录;
2.单位负责人有效签名的拖欠工资花名册;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
5.与案件相关的材料;
6.本人签字的投诉文书。投诉文书应载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相关身份信息以及工作单位住所职务等信息。
三、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
拖欠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前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老板没有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该如何应对
462人看过
-
处理老板不给薪水的技巧
183人看过
-
怎么办?老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工资
340人看过
-
讨薪中的农民工没签合同应该如何处理
233人看过
-
合同签了没给对方应该如何处理好
200人看过
-
未签订合同的兼职工,薪水应如何解决
237人看过
-
老板不签劳动合同应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1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或法院提交工资支付凭证、员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入职登记表、社保缴费记录等证据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
-
打工老板不给钱没有签合同怎么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6打工老板不给钱没有签合同的,劳动者首先需要收集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单位的员工花名册;同事的证言;单位发放的工牌等证据,然后携带相关证据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
未签订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该如何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61、可以随时离职,拖欠的工资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能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要支付双倍工资。 2、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拖欠工资事实确定的,可以先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举报,请求依法予以处理;如经劳动监察大队限期支付,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依法追究老板的刑事责任;如拖欠工资事实没有确凿证据,需要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途径解决
-
-
没有跟老板签合同老板不给交保险无合同如何诉讼是如何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27根据实际情况,即使没有合同,但有其它证据(例如:人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能证明合同的事实的,可以按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