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抚养费能取消对方探视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4 11:00:24 200 人看过

不要抚养费也不能取消对方的探视权。给付抚养费和探望权是两回事,探视权是对方的法定权利,抚养人不能因为不收取对方的抚养费,而剥夺对方探望子女的权利。

一、孩子的探视权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孩子的探视权不可以强制执行。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法定权利。探视权作为法律上的权利,因为它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也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和孩子之间基于血统关系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改变。因此,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探望权不能有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可以要求被执行人协助执行。

二、离婚了给抚养费不让看孩子吗

离婚了给抚养费应当要求看孩子,是可以享受探视权的。如果在离婚时有约定,判决书里确认了,根据判决书的确定行使探望权。如果对方不协助,可以起诉到法院强制执行,就是对有协助义务的人拘留或者罚款。如果离婚判决书没有判给探望权,可以起诉要求法院给探望权,由法院确定行使方式和地点等。

三、离婚后看孩子需到哪里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探视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

探视权主要有两种行使方式:

(一)探望性探望,即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对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

(二)逗留性探望,即一种较长时间的探望,探望权人可在约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由探望权人领走并按时送回未成年子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7日 05: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探视权相关文章
  • 如果对方不及时支付抚养费能否拒绝探视
    不可以,如果对方不及时支付抚养费,如协议离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判决或法院调解离婚,可持判决书或调解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探视子女。很多当事人都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有规定,对于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有固定收入的,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因此,有部分当事人认为每月抚养费应当是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月收入的20%-30%,月收入万元的,则可以得到2000-3000元的抚养费。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司法实践中,除了参照工资收入比例的标准外,孩子的实际需要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参考因素。并且,抚养费还是双方均应当承担的义务。因此,仅以工资收入的比例来计算孩子的抚养费,是不妥的。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生活水平和孩子实际需要。
    2023-04-26
    413人看过
  • 离异后一方不出孩子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取消他的探视权吗
    离婚不给抚养费也不可以取消探视权。探视权是父母对孩子的法定权利,不能因为没有支付抚养费而被随便剥夺。可以以孩子的名义起诉对方,要求其支付抚养费,但是不能阻止对方行使探视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也不得禁止对方的探视权,探视权是法定权利,只有当父母的探视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才有权中止。一、起诉离婚时女方不让探望孩子违法吗起诉离婚时女方不让探望孩子违法。起诉离婚时,夫妻关系尚未解除,是有权利探望孩子的。即便是离婚后,法律同样赋予未直接抚养的一方探望的权利。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2023-03-25
    319人看过
  • 离婚后探视权和抚养费能不能中止
    离婚后探视权不可以中止,抚养费可以中止。抚养费可以中止给付,父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减少或者中止其给付:一.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二.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但恢复人身自由后,有了经济来源,则仍应按原协议或判决给付。三.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在这种情况下,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所承担的抚养费数额可以相对减少。但继父或继母不愿抚养的,生父或生母的给付数额不能减少。一、父母中止给付子女抚养费父母中止给付子女抚养费的情况如下:1、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2、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
    2023-06-24
    357人看过
  • 探视权与抚养费能放弃吗
    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一方不履行该协议,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探视权是一方的法定的权利,不能通过双方约定解除。离婚之后,不直接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探望权的行使应当以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为原则,因此,如果探望权的行使与子女最佳利益相悖,则应中止探望权或限制探望权的行使。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拒不执行抚养、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协助执行的责任。法律通过这条规定,对探望权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效力。二、抚养费的解决办法是什么?1、由父母双方协议父母通过平等自愿协商,就抚养费的有关问题达成明确具体的协议,不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应予准许。但是
    2023-04-11
    262人看过
  • 能否在子女抚养权中拒绝让对方探视?
    有抚养权不可以不让对方探视,情况如下:1、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无权阻止另一方行使探望权;2、探望权是基于父母与子女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是法律规定的权利;3、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其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这是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和子女抚养纠纷的基本原则。离婚不让探视负法律责任吗离婚不让探视孩子需要负法律责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应有协助的义务。进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父亲或者母亲探望子女,如果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如果中止的事由消失后,需要恢复探望。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
    2023-07-15
    209人看过
  • 离异后孩子的探视权和抚养费是否可以取消?
    离婚后探视权不能中止,抚养费可以中止。抚养费可以中止支付,父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情况减少或者中止支付:1、由于长期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来源,付款人确实无法按照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金额支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负担得起能力抚养子女;2、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者劳动教养,给付方失去经济能力,无力支付的。但恢复人身自由后,如果有经济来源,仍应按原协议或判决支付;3、直接抚养子女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分或全部。在这种情况下,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承担的抚养费金额可以相对减少。但继父或继母不愿抚养的,生父或生母的支付金额不能减少。夫妻离婚后探视权有几次一般探视权规定一个星期一次,一个月也就四次,但这不是绝对的,探视权的行使方式以及时间双方可以进行约定,约定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时间以及学习时间,所以一周一次为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
    2023-07-12
    309人看过
  • 抚养费支付是否可以因离婚后不探视而取消?
    离婚后,一方不配合探视权的行使,不能成为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父母抚养子女仍是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承担子女费用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离婚后是否可以拒付抚养费1、离婚后不可以拒付抚养费,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
    2023-07-03
    87人看过
  • 女方争取到抚养权怎么执行探视权
    探视权的执行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离婚后一方不让探望孩子合法吗?离婚后一方不让探望孩子一般不合法。探望权是离异父母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甚至剥夺。但是,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利益时,就应对其探望权的行使给予必要的限制。《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
    2023-03-08
    472人看过
  • 不拿抚养费探视权就没有吗
    一、不拿抚养费探视权就没有吗离婚不给抚养费探视权也还是有的。探视权是父母对孩子的法定权利,不能因为没有支付抚养费而被随便剥夺。可以以孩子的名义起诉对方,要求其支付抚养费,但是不能阻止对方行使探视权。不得禁止对方的探视权,探视权是法定权利。对于探视权的主题是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的权利,和孩子生活的一方没有权利剥夺,否则诉讼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是败诉。也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探视权的。二、什么是探视权?探视权(也就是探望权,两者是相同概念)。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约定,或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三、探视权内容有哪些?(一)
    2023-04-18
    228人看过
  • 离婚女方不要孩子请回抚养费要不要女方有探视权吗
    离婚后女方不要孩子,也不给抚养费的,仍有探视权。法律上所规定的探望是指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的联系、会面、交流等权利。探望权是法定的,没有法定理由任何人不得对其剥夺。孩子归男方离婚女方用给抚养费吗离婚后孩子归男方,女方应该支付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
    2023-07-24
    459人看过
  • 离婚不要对方出抚养费是否可以不让其探视孩子
    离婚后一方不需要对方付孩子抚养费,是权利的放弃;但对方的探视权属法定的,不能因此剥夺,对方仍有探视权。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即只有当对方在探视过程中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或者造成对孩子的损害,才可以申请终止对方行使探视权。一、离婚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女方不履行抚育义务,针对此情况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
    2023-03-19
    157人看过
  • 父母一方能否以对方不让探视子女为由拒付抚养费
    父母一方不能以对方不让探视子女为由拒付抚养费。对于抚养费以及探视子女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不得拒付抚养费。一、孩子抚养费一方不给怎么办孩子抚养费一方不给,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对于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执行,抚养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二、非婚生子拒付抚养费怎么去处理非婚生子,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拒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抚养费,法院判决后仍不支付抚养费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三、抚养费纠纷原告是父母还是子女1、如果是父母双方已经协议
    2023-03-26
    60人看过
  • 探视权:女方依法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女方有权探视孩子。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者母亲,任何一方都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不过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还是需要当事人进行协议;如果双方协议不成功时,再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离婚后被拒绝探视孩子如何处理离婚后被拒绝探视孩子:首先,双方最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将根据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双方就探望权达成协议或者法院判决后,抚养人仍不允许探望子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通过对拒不协助履行的一方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迫使其协助行使探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第一
    2023-07-17
    125人看过
  • 不探视孩子,是否有可能要回抚养权?
    不可以。夫妻双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子女有探望权,而另一方要协助其行使抚养权的义务。在取得生效判决后,对方不履行协助义务的,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会向对方发出执行通知并强制执行,但不会剥夺该方的抚养权。男方再婚可以要回孩子抚养权吗男方再婚,并且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夫妻双方在离婚的时候,会对孩子的抚养权作出处理,男方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在离婚后,不能任意更改的,必须有正当理由,才可以更改抚养权的,不是说男方再婚了,女方就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必须基于法定的理由,女方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才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如有抚养权的一方因伤致残或者经济收入突然下降
    2023-07-04
    172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视权
    词条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享有按约定,或者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和逗留式探视。... 更多>

    #探视权
    相关咨询
    • 如果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取消探视权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9
      探视权是法定的,不可能取消的,除非能够证明对方对孩子造成伤害,取消了其法定监护人的权力当然了,支付抚养费也是法定的,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对方不支付,可以考虑申请强制执行。
    • 不想让对方看孩子,是否可以取消其探视权以及抚养费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3
      不可以,抚养费和探视权是两回事。另外,抚养费是对方给孩子的,不是给你的,你虽然可以拒绝接受,但是这样对孩子不公平,可以给孩子开个账户,让对方按月汇入抚养费,孩子满18岁,再一次性交付给孩子,对孩子就有交代。
    • 探望权取消了对方的探视权怎么办?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9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方提出
    • 双方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可以取消探视权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
      探视权是法定的,不可能取消的,除非能够证明对方对孩子造成伤害,取消了其法定监护人的权力当然了,支付抚养费也是法定的,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对方不支付,可以考虑申请强制执行。
    • 探视权取消,离婚后探视权怎么取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9
      对方提出要见小孩的要求是没有办法拒绝的,探视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对方有过分的行为可以报警,自己是不能决定不让对方探视孩子的,中止探视权要由法院来判定。关于离婚后探视权怎么取消需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