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对于抚养权并不会有所影响,不过只要满足变更抚养权的条件即可对抚养权进行变更,当然双方协商一致的话是可以直接进行抚养权变更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一、再婚夫妻婚前债务算共同债务吗?
一般情况下,夫妻一方婚前债务不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特殊情况除外。因为是他母亲借的,所以与你无关。如果你老公现在为他妈借钱还债也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因为不是用于你们夫妻生活所需。离婚的话,子女会得到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
《民法典》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二、两周岁孩子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两周岁孩子父母离婚,抚养权应当由双方达成约定,双方协商不成的,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
结婚后再婚生育对一方的抚养权有影响吗?
132人看过
-
再婚双方孩子在抚养权方面有何影响?
236人看过
-
抚养权归女方,女方再婚孩子是否有影响
460人看过
-
二婚夫妻的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对方再婚的影响
75人看过
-
再婚对离婚后抚养权的影响是什么?
153人看过
-
再婚对抚养费的支付有何影响?
473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
再婚生子对女方抚养权有没有影响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女方再婚生子并不影响抚养权的归属,若是有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2、若是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应当协商,协商不了的,应当起诉,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
-
女方对男方的孩子,再婚后没有抚养权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51、再婚后,女方有抚养男方孩子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2、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3、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
-
女方提出离婚,再婚,对子女的抚养权影响大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21女性再婚不会影响监护权。女性再婚,男性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变更监护权,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可以要求变更监护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有权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严重疾病或残疾无法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或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 (3)8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与对方同住,且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
-
离婚没有对方的抚养权是否影响孩子抚养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3离婚后没有抚养权可以看孩子,法律上称为探望权。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对方要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