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关于探监是什么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7 17:07:02 57 人看过

法律上

一、法律上关于探监是什么规定?

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在实践中,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身分证件;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探监,指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指看望被囚禁的人。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探监有如下规定:

1.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

2.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

3.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

二、非直系亲属能不能探监?

不是直系亲属也可以探监。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近亲属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主体条件。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二)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

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三)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

犯人的亲属及其监护人可以行使探视权,每个月有一至两次到监狱探视犯罪嫌疑人的机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每次不能超过三十分钟,若情况特殊需要延长,得得到批准才行,探监时需要携带身份证,当地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文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08: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法律上关于姓名权的规定有什么
    关于姓名权的规定如下:1.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3.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5.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3-01-30
    406人看过
  • 2024关于探视权的法律规定几次
    一、关于探视权的法律规定几次1、一般探视权规定一个星期一次,一个月也就四次,但这不是绝对的,探视权的行使方式以及时间双方可以进行约定,约定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时间以及学习时间,所以一周一次为宜。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什么情况下探视权会被取消1、探望权人患有重大或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病,影响孩子的健康;2、探望权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3、探望权人道德败坏、通奸、姘居、卖淫、嫖娼、吸毒、赌博,对子女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4、探望权人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6、探望权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望权
    2024-04-15
    181人看过
  • 监护人岗位职责是什么,民法典关于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一、监护人岗位职责是什么监护人的岗位职责是: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二、何时可以终止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出现以下情况可以终止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
    2023-11-30
    459人看过
  • 关于社保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社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
    2023-02-26
    127人看过
  • 法律上规定的监视居住的适用机关是什么
    一、法律上规定的监视居住的适用机关是什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采取监视居住措施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1.符合逮捕条件。对于适用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符合《刑诉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法定逮捕条件。这一规定,明确了监视居住作为逮捕替代措施的性质。2.必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抚养人;(4)因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
    2024-01-30
    106人看过
  • 关于婚姻诈骗法律上有什么规定吗?
    婚姻诈骗,俗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他人钱财的行为。婚姻诈骗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司法机关在案件中对婚姻诈骗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夫妻或近亲属间的故意伤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处理上考虑双方的特殊关系,与在社会上作案予以区别对待。婚姻关系并非是免责条件,如果因为有婚姻关系,就把诈骗犯罪的主体要求为非婚姻关系的双方主体,显然违背了刑法关于诈骗罪为一般主体的规定。第一,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第二,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为了掩盖诈骗事实,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为人
    2023-04-19
    383人看过
  • 法律对探监时间的规定
    根据《监狱法》第40条的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近亲属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2023-06-04
    57人看过
  • 法律上关于意定监护人的担任是指定监护人吗
    法律对意定监护人的规定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与法定监护相比,意定监护平衡了个体的特殊性和监护的僵化性,充分尊重了被监护人的个人意愿。意定监护人可选多人担任吗“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
    2023-08-13
    456人看过
  • 法律上怎么规定探视权?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2、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绝授予无生活监护的父母一方探视权。3、从性质上看,探望权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也可以说是亲情的内容,亲权是基于父母的身份而取得一种身份权,具有专属性。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探视权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有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探视权是一种权利,一般来说是不可以强制执行的,这个是需要我们知道的。探视权的特征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
    2023-08-15
    124人看过
  • 我国关于探望权和探视权法律规定的概况
    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探望、关心未成年子女或与其短时间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探望、关心未成年子女或与其短时间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探视权与探望权有什么区别探视权与探望权没有什么区别,探视权就是探望权,叫法不同。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7-10
    297人看过
  • 关于行政许可监督的相关法律规定
    1、在政府内部进行层级监督,及时处理违法行为。按照《行政许可法》,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许可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完善许可权的运行程序,强化监督,制定监督规范,形成跟踪、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严格防止行政许可权的滥用和在行政许可方面的腐败。2、关于书面检查原则以及相关要求。为了避免对被许可人的干扰,防止执法扰民,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可以要求被许可人报送有关书面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审查,监督被许可人是否按照许可的条件、范围、程序等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行政机关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归档。为了加强群众对行政机关和被许可人的监督,按照行政许可的公开原则,《行政许可法》还授予了公众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的权利。同时,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这是为了方便被许可
    2023-06-01
    298人看过
  • 关于中止对方探视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能证明其探视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可以申请中止,但只是暂时的,想永远终止是不可能的。另外,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中止对方的探视,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离婚后父母还能保持友好的交往,会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一、离婚后不让看孩子是犯法的吗离婚后直接抚养方不让看孩子的行为犯法。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即使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行为,会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直接抚养方也只能申请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待中止的事由消失后,还应当恢复探望。所以直接抚养方不可以随意剥夺探视权人的探视权,否则行为违法。二、女方不付抚养费有探视权吗1、离婚后一方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但对方的探视权属法定的,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不能因此剥夺,对方仍有探视权。2、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
    2023-06-28
    392人看过
  • 关于海上救助的法律规定
    一,。救助方与被救助方达成海上救助协议,救助合同成立。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订立救助合同。遇险船舶的船长或者所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提起诉讼或者双方同意仲裁的,有权代表船上财产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受理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作出判决或裁决,变更救助合同:(1)合同是在不正当或危险情况的影响下订立的,合同条款明显不公平的(2)本合同项下支付的救助费用明显高于或低于实际提供的救助服务2。在救助作业期间,救助方对被救助方负有下列义务:(1)谨慎救助(2)谨慎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3)在合理必要时寻求其他救助方的协助(4)被救助方合理要求其他救助方参加救助作业的,应当予以接受,但不合理的,不影响原救助方的救助报酬金额。在救助作业期间,被救助方对救助方负有下列义务:(1)与救助方充分合作(2)在被救助船舶或其他财产被送往安全地点时,应谨慎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3),及时接受救助方提出的
    2023-05-07
    423人看过
  • 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是什么?
    司法公正、公平是我国法律最基本的司法原则,作为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予以认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判罚,可以说掌握了许多人的生杀大权,那么,又有谁来监督司法机关是否存在执法偏差和审判错误等情况呢,我国法律对司法监督作出了相关规定,关于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怎样的呢?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法院的审判和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这种监督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1、在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
    2024-01-12
    38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探监现在的法律有什么规定吗?什么人可以探监。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8
      看守所探监时间和要求: 1.看守所里的未决犯是不容许探监的,除了可以会见律师,不容许接见任何人。 2.已经判决正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虽然可以探视,但一月不能超过三次。一般来说,周六周日不是探视时间。 3.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权探视,一般来说是罪犯的近亲属或着其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才可以。但是从外面送东西或送钱给犯人是可以的,但东西必须是看守所下属商店购买的或者经过检查可以递送才行。你可以查一下电话号码,问
    • 关于什么是子女监护权,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5
      1、监护权分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和对精神病人的监护权   所谓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2、监护权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   监护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作为权利,监护人有权对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和
    • 探视权法律规定最新探视权法律上是指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08
      法律规定行使探视权的时效是双方离婚后,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法律上有关探望权的规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5
      法律对探视权有如下相关规定:探视权的主体、方式、中止情形、探视权中止后如何恢复等,且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 探监亲属证明怎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7
      探监亲属证明可以找居住地或户籍地的公安机关或公安派出所开,也可以直接带户口本探监,因为户口本会注明身份信息和亲属关系。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本处指的亲属为罪犯的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在具体执行中,可能根据罪犯综合表现从严或放宽亲属的范围,具体以监狱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