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精神病人钱犯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3 16:53:12 159 人看过

诈骗精神病人的钱犯法。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精神病人借钱不还怎么办?

须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判断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状况,遭遇别人借钱不还的向对方发出催告、协商都不还的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判决后对方依旧不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有能力执行判决而拒不执行的涉嫌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3: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针对精神病人的金钱欺诈
    欺骗精神病人钱财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会被判处刑事处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欺骗罪判多久按照诈骗数额大小、犯罪情节处理。1、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金;2、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的严重情节,那么就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或无期徒刑,并且会处罚金或没收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2023-07-04
    173人看过
  • 非法拘禁精神病人算犯罪吗
    拘禁精神病患者是会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因为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非法拘禁量刑是多少年非法拘禁量刑标准具体如下:1、非法拘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3、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4、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一、非法拘禁的条件具体如下:1、非法拘禁罪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如果侵害的是非自然人,不构成本罪;2、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3、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4、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二、非法拘禁的行为具体如下:1、
    2023-03-05
    241人看过
  • 精神病被诈骗怎么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一、精神病被诈骗怎么处理首先来说说第一点,如果这个人是个彻底的疯子,他做了任何伤害别人的事,那就跟我们法律规定的标准危害行为不同,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人承担刑事责任。接着,我们来看第二点,就是说关于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犯罪的问题。假如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犯了罪,那么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他们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完全失去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从轻或者减轻对他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发现自己被视屏套路诈骗了怎么办首先,如果您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请立即向当地的公安局报案申请立案调查!同时,您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人证和物证,帮助警方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只要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
    2024-07-13
    492人看过
  • 精神病犯法不用赔偿吗
    要赔偿。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精神病人有财产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一、精神病人违规犯罪如何处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二、精神病人伤人由谁赔偿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其次,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
    2023-02-17
    83人看过
  • 自卫杀了精神病犯法吗
    如果构成正当防卫,且防卫不过当,杀了人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与对方是否为精神病无关。一、正当防卫存在防卫过当吗正当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前提是正当防卫,只是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那么也就不存在防卫过当了。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正当防卫伤人要赔偿吗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2023-03-25
    348人看过
  • 精神障碍精神紊乱杀人犯法吗
    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如果在杀人期间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并且经鉴定确认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精神病要承担刑事责任吗精神病作出犯罪行为的,若其在犯罪时不能控制自身行为或不能辨认自身行为性质的,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精神病人犯罪要受处罚么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2023-03-15
    392人看过
  • 精神病人发病期间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一、盲聋哑人犯罪怎么处罚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刑法》第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精神病砍死人怎么判精神病砍死人的判刑,根据法定鉴定程序来定。
    2023-03-06
    109人看过
  •  杀人精神病罪犯是否合法?
    刑法规定犯罪主体需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精神病人在某些情况下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完全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及后果时,不需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意识清醒时需承担刑事责任;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在刑法中,犯罪主体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这意味着能够控制和认知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1、如果是完全的精神病,他一直是处于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及结果的状态下,也就是他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清楚,这种人杀了人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2、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杀人的时候意识是清醒的,也就是在不发病的时候杀人,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3、如果是没有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完全精神病态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我无法提供关于“完全精神病态”的法律分析,因为这种说法可能存在严重的歧视
    2023-10-26
    198人看过
  •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从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认或
    2023-08-07
    215人看过
  • 故意刺激精神病人犯罪吗
    有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因为精神病人犯病时不具备行为能力。某人利用精神病人犯病期实施某种行为,然而该行为在当地属于违法甚至犯罪。那么这时精神病人只是作为某人的违法犯罪的工具,该违法犯罪的责任就是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是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023-06-14
    483人看过
  • 精神病人信用卡诈骗罪怎么判刑
    首先要看该精神病人是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如果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是不需要刑事责任的。如果是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信用卡诈骗罪,则要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精神病患者犯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要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确定,不是单纯的从轻或者不判。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
    2023-02-26
    234人看过
  • 教唆精神病人犯罪是教唆犯吗
    1、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那么就是胁从犯。2、一个人是否成立间接正犯,看他是否对实行者具有支配力。一般而言,精神病患者没有责任能力,便没有规范意识,所以,故意利用精神病患者犯罪,只能构成间接正犯,而不构成教唆犯。3、不过,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对方是精神病患者,则不构成间接正犯,而可能构成共同正犯、教唆犯。律师补充:应当减刑的情形有(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2023-05-06
    168人看过
  • 精神病杀了犯法吗判几年
    精神病患者是否因为其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他们在行为时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如果精神病患者在犯罪时处于精神障碍状态,无法认识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们将被认定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他们需要接受强制医疗,并由监护人或者政府机构进行监护。如果精神病患者在犯罪时具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可以对其行为有部分认识和控制,那么他们将被认定为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可以适用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刑事责任能力评估需要由专业的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法院在判决时会参考鉴定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具体的法律责任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
    2024-05-04
    326人看过
  • 对精神病人犯罪分析
    近日,到某县调研,听说该县今年以来共发生16起强奸案件,其中30%为精神病人所为。对这30%的强奸案,只要鉴定行为人属精神病,就只好放人,因为按照我国刑法,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这些精神病人被放回社会后,大部分继续流落街头,搞得周围群众人心惶惶。这使我想起在英国的两次见闻:一次是2000年在布莱尔首相的夫人谢利律师的事务所实习时,曾无意中看到一份法院的判决书,说的是一个精神病人杀了人,法官判决他犯了强奸罪,但由于他是精神病人,所以不送往监狱执行刑罚,而是改送到专门为精神病犯人修建的医院去。另一次就是前不久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有幸在我的合作导师罗吉尔。胡德教授的安排下参观了一个专门关押精神病犯人的医院。据悉,关押在这种精神病医院里的犯人除了犯罪时是精神病的外,还包括那些犯罪时不是精神病但后来在监狱里犯了精神病转移过来的人。对他们,当然主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医治、疗养,医院就象一个环境舒适的疗
    2023-04-22
    37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骗精神病算诈骗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4
      算诈骗。可以报警。诈骗数巨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
    • 精神病患者能骗人钱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13
      属于。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8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金融诈骗罪这是违反金融、票据、保险管理法规
    • 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是否涉嫌精神病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1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
    • 骗精神病人钱判几年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0
      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标准,应当被认定为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精神病人还能犯病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9
      能治好的应当在治好后结婚。我是湘潭律师,有法律问题可致电或来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