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合同违约金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当事人没有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内容确定违约金计算标准。
2.当事人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予以调整。当事人不同意调整的,人民法院可参照同类型案件违约金之中等标准予以核定,以适当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3.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原则上以当事人约定标准为准,同时参照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情况适当减少。
最后,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的,可以申请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人民法院会根据违约内容以及借款合同的金额规定违约金的赔付比例。
二、违约金约定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违约金约定无效的情形:
1.合同被撤销;
2.合同无效;
3.违约金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三、违约金和损害赔偿可不可以同时适用
1.一般不可以并用。违约金具有多种性质,但是最主要的性质是违约赔偿金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又约定了损害赔偿金,那么违约金的适用就可能与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发生冲突。违约方赔偿损失也仅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为原则,但并不支持惩罚性赔偿。也就是说,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是一致的,适用违约金,在没有造成损害的时候,就是惩罚性违约金;在违约行为造成对方损害时,违约金就是赔偿违约金。既然是赔偿违约金,就应当与违约的损失赔偿责任相结合。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n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违约金的赔偿原则一般采用什么原则
459人看过
-
分析合同违约金确定的相关原则
370人看过
-
合同违约金的约定自由原则
403人看过
-
合同违约金过低怎么办?合同违约金确立的原则有哪些
386人看过
-
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制定原则分析
94人看过
-
一般违约金额是怎么确定的
110人看过
-
一般违约金赔偿标准原则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1-07-24一、完全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 二、完全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减轻损害原则。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
-
合同违约金的具体确认原则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1合同违约金的具体确认原则是什么 1、当事人没有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内容确定违约金计算标准。 2、当事人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予以调整。 当事人不同意调整的,人民法院可参照同类型案件违约金之中等标准予以核定,以适当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3、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原则上以当事人约定标准为准,同时
-
一般违约金额是怎么确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21违约金额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是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与实际损失相比过高或过低的,则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所造成的损失降低或者提高数额。关于一般违约金额是怎么确定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民法典规定一般合同违约金赔偿有什么标准原则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10一般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原则有: 1、完全赔偿原则; 2、减轻损害原则; 3、损益相抵原则。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
合同中的约定违约原则是什么意思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51、无约定违约金时 如当事人未约定违约金,则可主张损失赔偿。在此情况下,因为不存在违约金,所以不存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并用的问题。 2、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时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不能在主张违约金的同时主张损失赔偿,而是只能请求增加违约金。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