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不下来还有什么办法获得赔偿
工伤认定不下来还有以下办法获得赔偿:
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由劳动者自己支付医疗费、工伤认定费等费用;属于用人单位重大过失造成劳动者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故意犯罪。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申请工伤赔偿的材料
申请工伤赔付需要提供下列资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3.工伤认定决定书;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5.和支付工伤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的单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工伤赔偿纠纷的仲裁时效
工伤仲裁时效是一年。就工伤赔偿和用人单位产生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从工伤争议产生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什么情况下工伤认定应获得结论
244人看过
-
2024有工伤认定书可以获得赔偿吗
368人看过
-
工伤认定未获得赔偿应对建议
204人看过
-
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认定为工伤并获得工伤赔偿
158人看过
-
工伤死亡认定下来有多少赔偿金
460人看过
-
工伤认定超期可否获得工伤待遇赔偿?
142人看过
-
工伤认定不够级别能不能获得赔偿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4工伤认定不够级别不可以得到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第一、 二、三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
-
工伤认定下来后怎么办, 工伤赔偿有时效性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13首先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能享受医疗费报销、停工留薪、工伤赔偿金等工伤待遇。工伤认定是有时效性的,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公司申请工伤并认定的,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超过一个月由个人在一年之内申请工伤并认定的,医疗费由公司全部承担;超过一年没有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局将不再受理,也不会有工伤鉴定和赔偿。所以要尽快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判断你的伤情够不够成伤残,在最后根据伤残等级来申请工伤赔
-
不能认定工伤应该怎么走程序获得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9本案中员工不能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依然但是可以主张赔偿。途径有: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2、根据侵权责任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走提供劳务受伤的赔偿法律途径。
-
-
工伤认定书下来了但是工伤赔偿没有办理, 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81、未申请认定的一年内申请认定; 2、已认定的,请做劳动能力等级鉴定; 3、工伤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