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受伤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方法如下:
1、找到用人单位或者承包方协商赔偿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工地受伤又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很难举证证明工人与施工单位的劳动关系,也难以获得足额赔偿;
2、协商不成的,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劳动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发包方来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求发包方承担赔偿责任。
一、工地伤人的索赔流程如下:
1、先去有关部门做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
2、根据伤残鉴定和工伤认定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私下解决;
3、若对用人单位给予的赔偿不满意,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取民事诉讼;
4、受伤治疗期间享受留薪停工待遇。
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等。工伤认定并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综上所述,在工地上受伤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找到用人单位或者承包方协商赔偿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工地受伤又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很难举证证明工人与施工单位的劳动关系,也难以获得足额赔偿。协商不成的,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劳动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发包方来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求发包方承担赔偿责任。
在建筑工地干活受伤应该怎么赔偿?
在建筑工地干活受伤认定为工伤,其赔偿标准为:医疗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由当地政府规定;交通费和食宿费,由当地政府规定;停工留薪期间工资补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赔偿金额。具体补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平而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12号)
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
怎样合理地赔偿未签合同员工的工伤?
306人看过
-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怎样赔偿未签合同
494人看过
-
未签合同怎样赔偿员工工伤
281人看过
-
工地劳动合同未签,如何依法赔偿工伤
217人看过
-
司未签合同发生工伤工伤公司要怎么赔偿
410人看过
-
未签订合同的工人遭遇伤害,是否有赔偿?
286人看过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
老板未签合同工伤,拒绝赔偿该怎么办?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13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工伤事故,雇主拒绝承担责任,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确立劳动关系。随后,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可以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则需要承担所有工伤保险责任。
-
孩子未签订合同损害赔偿4600怎么办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7由于你们当时未签订协议,那么无法证实4600元主要包括哪些赔偿项目,所以,需不要再给他钱,主要看他起诉到法院的诉讼请求里,主要包括哪些项目及请求数额,以及请求项目是否有证据予以证明,如果对方提交的证据能证明其损失多于4600元,你有可能还需要继续进行赔偿。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小孩的监护是有责任的,监护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这一点对你们是有利的。
-
未签合同工伤赔偿是怎样赔偿的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7职工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护理依赖等级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有关(病历)资料。
-
未签合同受伤工地可以要求赔偿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11、存在劳动关系,应认定为工伤。建议做伤残鉴定后,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赔偿项目主要有:医疗费、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次性就业补助金等。 2、另,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 建议与劳动者协商不成,提起劳动仲裁。
-
工地受伤后雇员未签合同赔偿多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0王某是个无施工资质的包工头,他通过关系从一家建筑公司拿到了部分工程的分包权,便四处招收民工,我被其招来施工,但没有签劳动合同。2个多月前,我在施工中意外受伤。在我受伤后,王某和建筑公司互相推诿,都说自己没有赔偿责任。至今我一分钱都没有获得赔偿。请问,我该怎么办?社区咨询小组成员解答:王某承包了建筑公司部分工程后,雇佣你来施工,与你形成雇佣关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