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就算没钱没财产,及时起诉有以下这几大作用:
1.解决诉讼时效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相关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若超过时效,债权人则丧失了胜诉权。债权人往往不及时催债或者催债方式不当,如仅电话催债,没有留下有效的证据,不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而及时起诉,取得法院生效判决,则永久的解决诉讼时效的风险。
胜诉后,进入执行阶段,即使本次执行没有可供执行财产,只要立一个执行案,不管多久时间,只要发现债务人有财产可供执行,均可再申请法院执行。
2.“债务人没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方能确认
律师通过自身的调查手段,可以调查债务人的财产,如房产、车辆、股权、银行账户等;在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调查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如债务人所有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工资收入、投资收益、到期债权等财产状况。通过各种手段,有可能调查到债权人不清楚的债务人的财产,以供清偿。
3.诉讼费用往往由败诉方承担
如果是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起诉要求债务人还钱,债权人是肯定可以胜诉的。这种情况下,法院往往会判决由败诉方债务人承担案件的诉讼费用。因此,债权人在起诉时缴纳的诉讼费用是可以退还的。
4.通过诉讼,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
民间借贷,即使是朋友关系,债权人也很难完全了解债务人的真实财产情况。并且在有意逃债的情况下,债务人往往会采取行动将财产进行转移,这些情况都是债权人无法阻止的。但是如果起诉,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失。
5.诉讼是迫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有力手段
起诉后债务人自动还款或和解还款的,在法院所办理的债务案件中占大多数,而需要法院强制执行的只是少数。可见起诉得钱的概率之大。
(1)即使是隐藏的财产: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劵、包括股权等等都能一一查获。这是普通公民无法做到的。
(2)法院会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甚至判刑等法律措施,心里威慑力巨大。
-
欠款人没有钱还打官司会如何处理
338人看过
-
欠债不还没有借条打官司有打赢的吗
57人看过
-
不履行债务合同打官司有用吗
110人看过
-
如何解决债务纠纷:打官司还是还钱?
339人看过
-
怎么打官司向债务人追债
206人看过
-
没还钱打了借条官司可以打赢吗
292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债务人用赃款还钱有效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08债务人用赃款还钱无效,如果债务人用赃款偿还债务,债权人应当配合警方主动上交赃款,对于违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退还。
-
没钱给67岁的老人打官司用打官司律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25子女不给赡养费能去法院起诉。子女应当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赡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
-
打赢官司没有赢没有还钱义务法院可以判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61、胜诉之后,如果另一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裁判,能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看债务人名下的房屋、车辆、证券和存款; 3、另外他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却履行法院的奏效裁判,则他会有逾期还钱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捕 4、有本领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裁判、裁定罪 5、《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裁判、裁
-
有没有欠钱不还打官司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30有用。如果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最好尽快起诉,并且采取保全措施,以免债务人转移财产,因此,欠钱不还的情况下,起诉还是有作用的。胜诉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以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措施。
-
赌债打官司有人管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3赌债不能打官司。 赌债不是合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高利润转移给借款人,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在违法犯罪活动中仍然提供贷款的; (四)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