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间行为过程中,签订买卖合同行为应该按照居间合同中约定的事项进行,也就是说,买卖合同中对于权利义务的规定要与居间合同一致。
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如果买卖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与居间合同中约定的不一致,则根据居间合同中对于交房时间的约定进行履行。进行违约责任的赔偿。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居间合同的作用?
居间合同的报酬与费用是居间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居间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提供机会或进行介绍,而委托人要向居间人给与约定报酬的协议。我国从居间合同支付报酬的条件、居间报酬的确定、居间报酬的给付义务人、居间费用的负担等方面作出了专门规定。
第四百二十四条【定义】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四百二十五条【居间人如实报告义务】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二十六条【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
第四百二十七条【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处理】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的不断推动下,居间行业日趋升温。居间合同作为我国合同中必要合同的一种,对于市场交易的调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合同内容存在差异时如何处理?
61人看过
-
购房合同交房时间错误应如何应对
132人看过
-
股东认缴出资时间存在差异
108人看过
-
调查显示:高新二手车交易时间存在差异
91人看过
-
男女退休时间存在差距
174人看过
-
当合同中存在无效条款时,如何处理?
293人看过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有效。 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2、具有主体适格的两方以上当事人; 3、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4、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更多>
-
-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的交接时间和交接时间约定不明确,应当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6一、二手房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所谓主要条款,是指在签订二手房合同时,这些条款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反过来说,有了这些主要条款,一份让双方满意的合同就基本成型。下文将为您介绍二手房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1、要在合同中注明房产、附属设施的交验时间和费用承担时间,在确定和写明所购二手房及附属设施交接时间的同时,还应注意确定和写明水、电、气、暖、物业等费用的划界承担时间。二手房交接
-
直播间的描述和产品标签存在差异时,如何进行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06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论是从事商品生产还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经营过程中若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在产品本身或与其包装上标示的相关标准规范,如果没有其他现行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做出专门规定,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特别是针对第四十八条,经营者如果有以下列举的任何一种情况,均需按照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1)商品或服务
-
房屋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存在差异,应当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30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
-
临时工合同与劳务合同之间的差异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71. 临时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临时用工合同的实施需要单位的批准。根据我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即使是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也必须按照国家编制机构下达的编制限额招聘人员,并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如果需要辞职,劳动者还需要经过批准方可离开。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