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推延之后,美国ITC终于对“纳思达等24家企业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即业界关注的“耗材337”案件做出了终审判决:纳思达等24家被告侵犯爱普生墨盒的事实宣告成立,侵害爱普生专利的涉案墨盒在美国市场均被禁止进口与销售,美国总统即将对此签署一项“禁止令”和一项“普遍排除令”。应该说,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许多业内专家甚至在专业网站上准确地做出了预测。然而,这一判决在中国市场上引起的反应,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发人深思。
启示一:不争事实何必再争
此次判决中,24家企业侵犯爱普生专利的墨盒产品,以及其他企业生产、但同样侵害爱普生专利的墨盒产品均被禁止在美国销售,此一判决,将对美国和全球耗材市场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标志性作用。正是这些专利所涉均为市场主流产品,纳思达才会投入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来极力抗争,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涉案企业一样,采取“不应诉”的方式来最大限度“止损”。
与此同时,纳思达和其他企业并未涉案、并未侵犯爱普生专利的一些产品,依然将会在美国不受干扰地销售,许多人就此认为,“耗材337调查”尚未结束,纳思达还有获胜机会,也有些人据此认为,既然纳思达还在美国继续销售未侵权产品,那么纳思达“并未落败”。
“探源发微、止于所罪”。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的制裁,而不伤及合法行为和主体,这本来就是现代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纳思达侵权行为遭到应有的严重制裁、却并不可以“株连九族”,将其合法市场行为和产品一并驱逐,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和事实,却在中国的媒体和公众中间出现了多种“解读”,需要检讨的,恐怕是许多人心底的一些思维定式。
启示二:“民族”品牌怎能“变脸”
如果在一些IT数码产品网站上进行产品搜索,人们会发现,“外资企业、国际品质”一直是纳思达强调的产品“卖点”。但是,就在耗材“337”案件遭遇媒体广泛关注的时候,纳思达却开始在不同场合大力宣扬自己作为“民族耗材品牌领导者”的角色,并将此次“337调查”描述为“针对中国耗材产业的大棒”,尽管在24家被告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应诉企业只有纳思达一家。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就连纳思达主页上的宣传介绍,也从之前的“外商独资”变成“立足中国、全球发展”。
显然,纳思达这些苦心的“脸谱”变换,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在相当一部分公众心目之中,“姓资还是姓社”、“民族品牌”还是“外国资本”,依然是判断是非曲直的重要参数。只要是咱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稍有侵权那是“擦边球”,遭到制裁则是“帝国主义大棒”挥舞,至于外国资本,不管它在中国如何守法经营、创造就业和税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完全不应该得到支持。或许,正是这种略显偏颇的大众思维方式,迫使纳思达在苍凉的京剧“金沙滩”之外,还要费尽心机,来一出川剧“变脸”。
其实,不管身份是外商独资还是本土资本、爱普生和纳思达在中国的发展,均为所在地的就业、税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爱普生全球8万员工中的一半都是中国基地的劳动者,其中国基地年年居于商务部进出口100强之列,而在纳思达的“全球发展”战略之中,珠海一直是他们支柱性的生产基地,在这里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两家企业无论谁胜谁负,最终的成果也都会被他们在中国的工厂、基地、工人所分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这两家企业“姓资还是姓社”,鉴于他们为中国经济作出的贡献,我们都应该对他们的守法经营予以支持与保护,不要再让落后的“华夷大防”心态,为纳思达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启示三:和谐发展尊重创新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可以说是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而就在这次盛会上,“和谐发展”与“自主创新”,成为了人们听得最多的两个关键词。
其实,“和谐”的发展,不仅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更应该包括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与国际规则的接轨与和谐。尽管“337调查”的确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美国政府捍卫美国企业利益的一项工具。但它尊重“契约”、尊重知识产权的特点,同样蕴含了西方300年市场经济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一些积极要素。在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太平洋两岸之时,这些积极要素同样可以“为我所用”。几年来,我国地板、打火机等行业在“337调查”中积极应诉,均大获成功,2006年6月,新加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向苹果公司提起的337调查,跨国维权也颇见成效。此次爱普生与纳思达等企业的对撼,更是几个非美国本土公司依托“337调查”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的典型案例。
主持纳思达案听证的保罗.卢克恩法官,虽然以大量权威的事实判定了纳思达对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严重侵害,却也在早些时候的另一起“337调查”中,判定涉案的四种中国复合木地板的锁扣均属中国企业的创新、并未侵犯美国企业专利。来自同一个法官、同样关系到中国的两个判决却截然不同,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纳思达和其他企业不同的命运,正在给后来者以深刻的启示:只有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和而同之”,保护他人专利、努力自主创新,才可能真正“谐”世界之发展,“创”中国耗材之新天!
-
耗材“337”启示:尊重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创新天
427人看过
-
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与借鉴
301人看过
-
知识产权有姓名权吗
285人看过
-
姓名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
155人看过
-
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308人看过
-
身份证和姓名安全保护:防范诈骗必备知识
111人看过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冒名登征婚启示是否构成姓名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5王某对张某已构成侵犯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的特定化标志,是公民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符号。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王某未经张某的同意,即秘密使用张某名义刊登征婚启示,明显具备盗用要件。王某为泄私愤,违反张某的真实意愿,其主观恶意明显。因此,张某可以起诉王某,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姓名权如何保护?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25姓名权受到侵害的,公民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甚至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9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回答如下:首先,通过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途径。(l)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专利纠纷进行行政调处。专利纠纷主要包括: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等。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受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条件如下:调处请求人必须是与纠纷和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有明确的被请求人;有具体要求和事实依据;属于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和受案范围
-
知识产权的境外保护有必要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261、知识产权的境外保护对于走向海外的企业来说很有必要,知识产权保护本身涉及技术、法律、语言等多方面专业度较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国家在深圳成立了首个境外保护中心: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产业知识产权境外保护工作站。 2、作为政府,也应积极探索为企业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良好的环境,建立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拓展激励机制,为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鼓励和指导,为出口企业在海外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
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企业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力量。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有义务、有责任自觉地承担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共识,统一行动。一、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遵循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信守企业间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同、承诺。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注重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与国际社会的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