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16:30:16 334 人看过

一、身体欺凌。是指直接攻击学生的身体,比如通过推搡、抓挠、咬、拳打、脚踢、掐捏等方式给其他同学的身体造成伤害。

二、语言欺凌。是指使用恶意的言语;语言威胁、恐吓;传播谣言和错误的信息等等。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欺凌方式,语言欺凌往往给被欺凌同学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三、社交欺凌。是指对受害人并不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攻击,而是通过联合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排斥或孤立受害人来实施欺凌。这种欺凌方式较为复杂,常常是通过群体行动的方式来达到欺凌的目的。这种欺凌方式使被欺凌的学生感到身边没有朋友、孤立无援等。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校园欺凌的定义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当下许多学校都只是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对于学校的欺凌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问题,对于未来参加工作也是有影响的,遇到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应该介入解决,造成身体伤害时未成年人也是需要承担刑事的。

一、欺凌他人犯法吗

凌属于犯法,根据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违规、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欺凌和暴力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涉嫌犯罪的,可能适用的有多个具体罪名,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4: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哪种情形不属于校园欺凌
    除以下属于校园欺凌行为: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一、一般家暴警察怎么处理可以报警等待警方处理,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
    2023-06-23
    254人看过
  • 被校园欺凌了怎么办,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被校园欺凌了可以向当地教育机构进行举报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属于校园欺凌的行为包括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等。一、被校园欺凌了怎么办被校园欺凌了可以向当地教育机构进行举报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算校园欺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第三条第一款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二、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属于校园欺凌的行为包括: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
    2022-07-13
    462人看过
  • 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法
    一、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有:1.《未成年人保护法》;2.《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第九百九十一条、第九百九十五条、第一千零二条;3.《刑法》第十七条、第二百三十四条;4.《民事诉讼法》。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可能涉及《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二、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法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法是:学校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三、校园欺凌的行为有哪些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有: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
    2023-04-12
    182人看过
  • 网络欺凌属于校园欺凌吗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实际上在实践当中并不能完全的说所有的网络欺凌都属于校园欺凌,毕竟即使是成年人在面对网络欺凌时仍然难以处理,但是在网络上对其他的未成年人进行打击,或者是散播谣言等等都是构成校园欺凌的一、未满十四周岁被校园欺凌怎么办未满14周岁校园欺凌应该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未满14周岁校园欺凌怎么处理:1、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2、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3、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4、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5、未满14周岁实施校园欺凌,致人死
    2023-03-25
    116人看过
  • 校园欺凌与校园霸凌的区别
    其实,不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从具体内涵来看,校园欺凌和校园霸凌所描述的都是同一类行为。至于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和语境当中的习惯性用词方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校园欺凌”,这是一个相对广泛且包容的词汇,几乎包含了在校园内及校外环境中出现的所有种类的欺凌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的体罚,言语上的侮辱,人际关系上的排斥以及网络通讯中的威胁等。这些行为往往会给受虐待者带来身心双重的创伤,甚至极大的财务损失或者精神压力。相反地,“校园霸凌”这个词语常常较多地用于形容那些更加恶劣,甚至带有明显霸凌性质的行为,例如严重的肢体侵犯,例如斗殴或者抢劫等。然而,总的来说,虽然校园欺凌与校园霸凌之间在实质上存在一定的重合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具体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实施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
    2024-08-07
    336人看过
  • 校园欺凌主要类型是哪三类
    一、校园欺凌主要类型是哪三类校园暴力主要有三类:1、语言暴力:指学生经常用污言秽语对其他学生进行攻击,从而产生矛盾;2、身体暴力:指借助身体的优势打击比较弱小的同学;3、心理暴力:指不断地用语言、行为等给其他同学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出现不良表现。二、校园欺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也给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1、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2、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三、校园欺凌的整治《国务院教育督导
    2023-06-19
    417人看过
  • 校园欺凌行为主要原因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行为有:1、身体欺凌。殴打他人。2、言语的欺凌。辱骂、诽谤、诋毁他人。3、财物的欺凌。收保护费、抢钱还不让告诉他人的。4、网络欺凌。5、社交的欺凌。不让与他人交朋友,破坏他人社交。一、人格权是侮辱他人行为侵犯的对象吗人格权是侮辱他人行为侵犯的对象。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迫或者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闹事,
    2023-04-11
    498人看过
  • 校园欺凌:主要行为分析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1.身体欺凌。殴打他人。2.言语的欺凌。辱骂、诽谤、诋毁他人。3.财物的欺凌。收保护费、抢钱还不让告诉他人的。4.网路欺凌。5.社交欺凌。不让与他人交朋友,破坏他人社交。什么叫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欺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现如今校园欺凌的现象仍在不少学校发生,而在校园欺凌者的案件中被欺凌者由于身体精神脆弱或者被欺凌者恐吓而不敢告诉老师家长,从而致使其长时间生活在阴影之中,身体和心灵更是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
    2023-07-06
    434人看过
  • 校方关于校园暴力的主要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校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对在其学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对在校期间的学生应严加管理,以防止发生学生打架斗殴等突发事件。日常教学活动中疏于管理,对学生受伤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学生在学校受伤,各方担责的情形如下1、如果学生在校外跟人单挑或者意外受伤的,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由打架双方承担责任,学校通常不负责。2、如果是学生在校内跟人单挑或者意外受伤的,那么应该分两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十岁以下的学生在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受伤的,法律通常认定学校应当承担责任。除非学校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已尽到管理职责;第二种,十岁到十八岁的学生在学校、培训机构受伤的,学校通常不承担则责任,除非学生的监护人可以拿出证据证明学校没有尽到管理职责,此时,学校需要承担一部责任。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1)学校设门卫。门卫要符合以下条件:无违法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
    2023-06-13
    289人看过
  •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哪些六年级下册
    一、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哪些六年级下册在六年级下册的学习阶段,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1.受害者可能遭受侮辱性绰号的叫喊,或遭受指责和无用的评价,这些行为无疑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2.身体攻击也是常见的欺凌行为,包括拳打脚踢、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这些行为直接威胁到受害者的身体健康。3.欺凌者还可能通过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如教科书、衣物等,或者通过损坏这些物品来嘲笑受害者。4.在传播谣言和闲话方面,欺凌者可能会散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信息,进一步加剧受害者的困境。5.恐吓和威胁也是常见的欺凌手段,欺凌者可能会威胁受害者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他们遵守命令。6.孤立和排挤也是校园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欺凌者可能会故意孤立受害者,使其在社会关系中处于边缘地位。7.敲诈行为也不容忽视,欺凌者可能会强索金钱或物品,对受害者进行经济上的压迫。8.网上欺凌也是近年来愈发普遍的现象
    2024-08-06
    339人看过
  • 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如下: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某些影视作品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强化了一些学生的欺凌意识;社会上的不健康书刊、音像作品也在腐蚀、毒害青少年的心灵;舞厅、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对未成年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初中学生因年龄等特点,极易受到所谓“哥们儿义气”的影响,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容易在是非善恶中产生迷惘,在学习压力与能力间产生矛盾,激起逆反情绪,导致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现象;2、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放学后或放假时,本应主要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但许多家长却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学校。有些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也不知道怎样管教孩子,不能进行有效教育,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胜者为王”“只有处处占上风,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在思想意识上对孩子的欺凌行为采取默许甚至怂恿的态度,从而间接导致欺凌现象的增多。甚至有个别家长不愿与学校配合,形成学校管不了、家庭
    2023-08-09
    57人看过
  • 被校园欺凌后应该怎么做,校园欺凌属于什么罪
    被校园欺凌后的做法最有效的就是将情况反映给校方和家长或报警处理。校园欺凌在我国并不属于违法犯罪,但其行为严重的,有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最轻的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被校园欺凌后应该怎么做学生被校园欺凌后应该沉着冷静,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也可以报警处理。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
    2022-07-20
    451人看过
  •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有哪些对策
    “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也往往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同时对于欺凌者来言,危害也显而易见,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校园欺凌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具体而言:1、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欺凌暴力侵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而对于老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2、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
    2023-12-18
    160人看过
  • 校园欺凌包含哪些行为
    (一)校园欺凌行为有以下类型: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校园欺凌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校园欺凌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如下:1、肢体欺凌,伤害行为可能构成
    2023-08-18
    12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校外欺凌属于校园欺凌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1
      校外欺凌属于校园欺凌。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 哪些行为应属于校园欺凌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10
      以下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 校园欺凌怎么判刑,校园欺凌罪的处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5
      欺凌行为 编辑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
    • 2022年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5
      校园暴力是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 校园欺凌的危害包括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13
      校园暴力是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