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可以拒绝一方行使探视权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2 09:30:28 85 人看过

疫情时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拒绝一方行使探视权的,应当从子女的身心健康去考虑。法律规定,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一、离婚后探望孩子方面的规定具体有什么

离婚后探望孩子方面的规定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孩子,应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法律对探视权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三、对方的探望权可以中止吗

可以。

根据法律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有权提出中止探望权的主体有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9: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探视权相关文章
  • 离婚协议可不可以拒绝探视权
    离婚协议不可以拒绝探视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约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亲或者母亲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中止探望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权。可见,享有探视权的一方可以按照约定享有或不享有探视权,应当配合探视的一方拒绝履行义务,不配合对方行使探视权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的执行法院一般只会采取措施消除障碍,而不会对孩子的个人采取强制措施。一、拒不执行探视权有哪些后果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2023-04-11
    148人看过
  • 探视权可以过夜吗,如何行使探视权
    不抚养子女的一方行使探望权时,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而具体怎样探望由双方协商,而行使探望权时能不能过夜,由当事人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1、探望权的主体为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2、探望权的行使,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3、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有损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
    2023-06-12
    336人看过
  • 我国行使探视权集中探视可以吗
    离婚时,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是可以集中探视的,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视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当事人经民政部门协议的探视权行使或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的探视权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设置执行障碍,不得拒绝一方行使权利,任何一方侵犯对方权利,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其权利受到侵犯,对方都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和申请执行权。当事人如何行使好探视权,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行使好探视权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主张权,即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或变更抚养关系时不放弃,探视权就与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这种权利不需要确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张只是探望方式、时间等。夫妻双方在离婚时
    2023-07-26
    435人看过
  • 离婚协议拒绝探视权是否可以
    离婚协议是不可以约定拒绝探视权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夫妻离婚以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母,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对方不让看孩子怎么办如果判决书、调解书或离婚协议规定了孩子的探视权,但在实际的履行中,一方或其父母以各种理由拒不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享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所在地的居委会沟通协商,协商未果的话,可在收集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法院强制执行一般只会采取排除妨碍措施,而不会对孩子的人身采取强制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协议书上的探视
    2023-03-28
    89人看过
  • 判决书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是否可以
    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的,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是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的。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如果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法院判决书拒绝签字如果法院判决书不签字的,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达。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后,是需要将判决送达给双方当事人的,双方当事人是需要及时签收的,然后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就会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并不是只要不签字,法院的判决就不生效,如果拒绝签字的话,法院履行法定程序后,依然视为送达,判决是依法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
    2023-07-28
    463人看过
  • 孩子几岁可以拒绝探视
    孩子年龄与是否能够探视无关,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但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对方探望权的行使。小孩子几岁可以办身份证小孩不管多大都能办身份证,因为有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现在未成年人也可以办理身份证的,没有年龄限制。小孩第一次办理身份证流程如下:1、本人在其监护人陪同下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请;2、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二代证的,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并提供监护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出示户口簿或居住证;4、缴纳相关的费用;5、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及时审核签发;6、居住地公安机关接到经审核签
    2023-07-24
    424人看过
  • 按规定离婚可以拒绝探视吗
    离婚后一般不可以拒绝探视,因为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享有的法定权利。但是对方探视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可以拒绝,并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一、夫妻双方有协议放弃探视孩子有效吗夫妻双方放弃探视孩子的协议是无效的。探望权是离婚父母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甚至剥夺。但是,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利益,就应该对其行使探望权给予必要的限制。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后孩子如何探望离婚后探望小孩的规定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双方可以对孩子探视权的问题进行约定,可以约定具体的探视时间、
    2023-03-11
    50人看过
  • 父母行使探望权子女是否可以拒绝
    在离婚之后,夫妻双方往往都会选择采用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方式来解决子女抚养的问题,因此也就产生了不直接抚养的一方需要探望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双方的陪伴和教育,也因此法律上规定了探望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保障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探望子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起诉来保障自己探望子女的权利,对相关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安排。虽然在涉及探望权的诉讼当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父母一方要求对方协助自己行使探望权、争取探望孩子的权利,但也可能存在子女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的情况。我国法律没有对子女拒绝父母行使探望权的情形做出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民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的立法精神和需要保护的法益来进行判决,本文中将对相关问题进行介绍。一、如何拒绝对方行使探望权?虽然我国的法律原则上来说是保护探望权的,但是权利应当设置边界,不存在可以随意行使的权利,因此法律上为了保障探望权的正确行使,也设置
    2023-06-23
    94人看过
  • 未行使亲权一方的探视权
    夫妻协议或法院确定由父母一方行使亲权时,未取得亲权的父母一方仅一时停止其与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关系,他(她)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并不因此而消灭。依各国民法之规定,离婚后,与子女分居的父母一方不仅与子女之间的扶养、继承等权利义务关系不发生任何变动,而且还享有监督子女教育、必要时管理子女财产、请求告知子女情况等权利,如我国澳门地区民法第1761条规定,无权行使亲权之父亲或母亲,有权监督子女教育及生活状况。在这些非亲权性质的父母之女间权利义务关系中,较为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法院赋予离婚后父母一方以探视权,其目的在于实现子女的最大利益,因此当决定是否对一方的探视权进行限制时,仍应以是否符合子女最大利益为标准来进行。当探视权的行使违背此目标时,就应当对探视权予以限制。如根据1968年苏俄婚姻与家庭法,如果与子女分居的父母一方同子女的往来妨碍对子女的正常教育和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监护和保护机关即可
    2023-03-06
    71人看过
  • 怎样拒绝不抚养孩子一方的探视权
    一、怎样拒绝不抚养孩子一方的探视权一般实践中认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的时候,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但负有不得妨碍对方行使探望权的消极不作为义务,还要有积极协助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前可否约定子女归一人抚养可以,但是另一人要给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
    2023-05-03
    313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拒绝探视权吗
    离婚协议书中约定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得探望孩子的内容是违法的。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对孩子的探视权是父亲或母亲应享有的法定权利,另一方有配合帮助的法定义务,只有在探视子女的行为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时,法院会中止探视,如果探视行为危害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法院可以终止其探视。可以以探视权起诉吗可以以探视权起诉吗,可以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配合探视,也可以起诉请求变更抚养权。《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这里
    2023-07-24
    475人看过
  • 抚养方拒绝探视支付抚养费可以减少吗
    不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探视方式抚养方同意的可以进行吗可以的。不抚养孩子一方探望孩子时,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但应当提前
    2023-03-25
    396人看过
  • 疫情期间可以拒绝去上班吗
    疫情期间,员工有权拒绝提前返回岗位上班,如因此引发劳动争议,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能否擅自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无过失解除)、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
    2023-06-12
    281人看过
  •  儿童一岁多能拒绝探视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他们探望的权利。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父母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于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相关的民事活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他们探望的权利。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父母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相关的民事活动。 一岁多孩子可拒绝幼儿探视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享有与成年人相同的权利,依法享有特殊、优先保护的权利。其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是法律赋予其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未成年人的探视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成年人探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如隔代教育、保护需求等,有时监护人可
    2023-08-26
    408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视权
    词条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享有按约定,或者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和逗留式探视。... 更多>

    #探视权
    相关咨询
    • 探视权可以拒绝权一方探视孩子时可以拒绝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0
      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 2.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 3.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实现看
    • 离婚后,一方拒绝另一方探望子女,另一方可以强行拒绝其父母探视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5
      设立探望权的初衷在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父或母行使探望权也有赖于子女的配合。当子女不愿见父或母时,如果一味强调父或母的探望权利而对子女的意志不加理会,势必会使子女受到伤害。法院应根据子女的年龄和鉴别能力,正确判断子女拒绝探望的原因,看子女是否独立地作出拒绝父母一方探望的意思表示,究竟是子女自己不愿意接受探望还是迫于直接抚养一方父或母的压力而不愿接受探望。如果子女已满10周岁,又有正当理由明确表示拒绝探
    • 如果到了疫情那里可以拒绝一方探望他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12
      1、可以。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也明确父或母探望子女若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 为此,在疫情期间,享有探视权的父母一方强行探望子女会影响子女身心健康的,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其探视权的请求。
    • 女方可以拒绝前夫的探视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30
      女人一般不能停止前夫的探视。但是,如果前妻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男子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事实将向法院申请暂停探望。情况属实的,应当暂停,暂停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可以拒绝探视权吗,怎么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0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是不可以拒绝探视权的。因为探视权是在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