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并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考虑到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正式实施前还有不到一年的过渡期,并会给予在2007年3月16日前已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5年(即在2012年以前)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照顾。
为此,笔者提出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利用利润再投资,以获取税收优惠的建议。即先用利润再投资获得退还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享受追加投资的税收优惠、最后在2012年以前享受减按15%低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具体可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外商投资企业利用2006年末的累计未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条款中取消了对外国投资者将从其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再投资退税的优惠规定。而依据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再投资不满五年撤出的,应当缴回已退的税款。所谓直接再投资,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其从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在提取前直接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或者在提取后直接用于投资举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另外根据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第81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可以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外国投资者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起3年内没有达到产品出口企业标准的,或者没有被继续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应当缴回已退税款的60%。《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合营企业的合营者将分得的利润汇出国外以后再用于来华投资不能按再投资退税的批复》(财税外字[1981]第082号)同时规定:中外合资企业的合营者将分得的利润汇出国外,存入外国银行或用作贸易资金周转,其后再用于向中国的合资经营企业投资。此项投资,不能按再投资退税规定办理。
由此可以看出,外国投资者从其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在未汇出国外,而是用于再投资可以享受退还已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对此,在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应尽快用已经缴纳过企业所得税年度的利润(可以通过董事会决议进行安排)直接增本公司或其境内关联方的注册资本,以便其外国投资者获得已经缴纳税款的40%或者100%的退税款。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前文所说的再投资是指直接增加注册资本,而非补足注册资本,也不能用外商投资企业尚未实现的利润(如2007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再投资。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投资者再投资退税有关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989号),外国投资者计划用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进行再投资申请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时,该再投资的利润尚未实现或者部分尚未实现的,即承诺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该再投资应为补足企业注册资本,不属于税法所述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该再投资发生时,不得享受再投资退税的待遇。
关于外国投资者的认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投资业务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第083号),由外国投资者持有100%股份的投资公司,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股息),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可视同外国投资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投资者再投资退还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1093号),对于在2007年3月16日前发生股权变更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在符合下述文件的规定也可以获取再投资退税的优惠。
1.以受让方式取得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的外国投资者,在受让股权后,以该外商投资企业分配的在其受让股权前实现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该项再投资利润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规定的用于直接再投资的利润,不得享受有关利润再投资退税优惠。
2.外国投资者从与其有直接拥有或间接拥有或被同一人拥有100%股权关系的下列关联方受让股权,且按该关联转让方股权成本价成交的,该外国投资者在受让股权后,以该外商投资企业分配的在其受让股权前实现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不受第一条规定限制,按有关规定享受利润再投资退税优惠。
第二步:追加投资享受税收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注册注本(包含用前述利润再投资形成的注册资本)后,如果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则可以就追加投资(增加注册资本)形成的所得单独享受免二减三等企业所得税优惠,前提是需要在2012年以前享受完,没有享受完的自2013年起按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执行。
第一个条件源自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56号)。
对于从事经国务院批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其投资者在原合同以外追加投资项目所取得的所得,可单独计算并享受税法第八条第一、二款所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优惠:
1.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6000万美元的;
2.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500万美元,且达到或超过企业原注册资本50%的。
第二个条件源自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3]368号)。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财税字[2002]56号文规定的鼓励类项目是指,2002年4月1日以前批准追加投资的外商投资项目,属于1997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项目;2002年4月1日以后批准追加投资的外商投资项目,属于2002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
第三步:在2012年以前减按15%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一些从事特定项目,或在特定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增加注册资本(包含用前述利润再投资形成的注册资本)后符合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则可以享受减按15%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例如对在沿海经济开放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设立的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或者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以下简称:两个密集)等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一般是指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减按15%税率则需要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
政府过渡期安排
93人看过
-
如何安排公司合并后的员工工作
381人看过
-
合理安排并轨工作的进度
89人看过
-
家庭财产如何合理安排
240人看过
-
统一账户平台过渡期业务办理安排出炉
390人看过
-
公司合并后员工安排合并怎么做?
290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并购过渡期内被收购公司的损益如何安排?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8关于过渡期被收购或标的资产的损益,通常会约定自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的盈利由享有,亏损则由被收购公司股东承担。在并购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需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过渡期内被收购公司或标的资产的盈利情况进行审计,如果过渡期内被收购公司或标的资产均为盈利状态,则不涉及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补偿;如果过渡期内被收购公司或标的资产为亏损状态,则需要对上市公司进行现金补偿。
-
公司合并合并成员后应如何安排上班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20具体安排是:公司合并后,被合并公司的员工,因薪酬、岗位、福利等因素变化,员工有权自由选择去留。如果员工选择离开,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补偿,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
-
不给过渡期过渡费合法吗有过渡期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7不合法,当地政府会公布补偿标准,原则上按公布标准进行补偿,全国并没有全国的统一标准,拆迁补偿安置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保障居民的生活会平不降低,特别提示:如果认为补偿不合理,一定不要签订任何补偿协议,可以通过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律程序争取提高补偿,律师需要到政府各个部门去调取立项审批、规划许可证,征地批文等信息。对项目用地的审批、立项、规划等方面进行审查,通过法律规定的复议或诉讼程序以及通过与政府
-
拆迁补偿款如何安排合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14首先,家庭内部对安置补偿有约定的,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般应予以遵从。若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则应根据三项原则进行分配: 一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到平等、公平合理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承租人和同住人对补偿款是共有的法律关系,原则上也应平均分割; 二是适当照顾老年同住人及缺乏经济来源的同住人。这是因为多数老年人及缺乏经济来源的人社会保障不足,后继生存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