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户公积金贷款怎么申请
1、借款人携带资料在规定时限内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填写《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书》。
2、管理机构在受理申请时,对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贷前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3、准予受理的,管理机构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内予以办理,并与借款人、保证人及抵押人签订《个人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等有关手续。
4、签订借款合同后五个工作日内管理机构通知借款人到房产抵押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5、抵押登记生效后五个工作日内,管理机构通知受托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二、开户公积金贷款利率
首套住房:
(1)5年期(含)以下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75%。
(2)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为3.25%。
二套住房:
(1)5年期(含)以下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025%。
(2)5年期以上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575%。
三、开户公积金贷款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指定受委托办理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受委托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委托受委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结算等金融业务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缴存、归还等手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与受委托银行签订委托合同。
第二十六条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
第二十七条申请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应当提供担保。
-
公积金贷款什么时候申请(公积金贷款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140人看过
-
开发商申请公积金贷款须知
132人看过
-
个人申请公积金开户
327人看过
-
开封申请公积金贷款办事指南
64人看过
-
网络申请贷款公积金怎么弄
408人看过
-
申请公积金贷款流程,申请公积金贷款多久能批下来?
365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怎样用公积金申请贷款?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8一、什么是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是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享受的贷款,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2012年部分城市放松公积金贷款条件,其中山东临沂市9县自2012年6月1日起,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将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二、如何申请公积金贷款如今,贷款买房成了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而公积金贷款因其利率低而备受个人的关注,如现在的住房贷款与公积金贷款利率
-
公积金开户网上申请流程江苏在线咨询 2024-04-27公积金开户网上申请流程如下:1、查找当地住房公积金网,选择官网进入进行申请开户;2、查找当地住房公积金网,选择官网进入,在页面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系统中单击点击进入;3、首次登录需要先进行注册,单击注册进入注册页面;4、输入用户代码、登录密码并确认密码;5、输入邮箱地址及验证码,单击确认;6、显示注册成功。
-
如何开通公积金开户公积金怎么开户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30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持下列文件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开户手续。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 副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 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 复印件。4、经办人身份证原件 复印件。5、单位填写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单位登记表(可在网上下载,也可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现场填写。6、公章。单位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登记后,应当在20日内为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
-
购房申请用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能还贷款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30关于公积金能还贷款吗的问题,如果你申请了公积金贷款,那么你的公积金账户里原来存有的钱是可以用来还每个月的公积金贷款的,以后你每个月的公积金就用来可以用来还贷的不过你要是首付的就不能用公积金了你得自己拿首付除非你把公积金提出来在单位的可以找财务帮你提,没有单位的可以自己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部门提取,很方便的。
-
2022年申请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有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1公积金房贷的条件,具体如下: 1、有所在城市的居留证或有效身份证; 2、必须参加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3、职工需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 4、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