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手机拿去刷机的行为犯法,涉嫌侵占他人合法财产,构成不当得利。
根据相关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如果捡到的手机较为值钱,手机金额在一万以上,拿去刷机拒不还给机主的,还涉嫌“侵占财产罪”。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拾取手机后应当及时联系失主,联系不上的可以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2、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也就是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捡到手机要报酬违法吗
如果当事人捡钱了,没有占用的意思的话,是可以索要报酬的。如果有占有的意思,就无权索要报酬。
《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尽义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七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
pos机刷信用卡是否符合规定?
297人看过
-
二手拆车发动机更换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07人看过
-
手机捡到刷机犯法么
184人看过
-
公安机关提起公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59人看过
-
手机上班影响薪资,是否符合法律?
359人看过
-
比特币矿机的交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8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捡到手机把卡扔了刷机是否犯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14一、捡到手机这个行为本身是不犯法的。但是捡了手机以后犯不犯法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 1、捡到他人遗弃的手机,可以先占取得。 2、捡到他人丢失手机,但手机价值不大的,占为己有拒不返还,属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 3、捡到他人丢失手机,且价值超过一定数额的,此时占为己有拒不返还手机的,可能涉嫌侵占罪。 二、侵占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
-
捡到手机后刷机后还给失主违法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5捡到手机后刷机后还给失主算违法。 捡到手机并不犯法,但失主索要时不归还就算犯法了,属于侵占他人财产,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捡到手机把卡扔了刷机犯法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14捡到手机,若有失主要求归还拒不归还的,属于不当得利,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
法律规定手机拍照合同是否无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3手机拍照的合同并非合同原件,需要结合其他的证据予以佐证,比如履行合同的票据等。所以,如果是在有其他证据证明合同真实存在,且对方当事人也表示认可的情况下,手机拍照的合同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
正规手机刷单犯法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8犯法,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