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和诈骗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4 19:08:15 303 人看过

一、传销和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本质上乃是一种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借助于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实情的手段,使得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并非仅限于金钱的权益,而是更广泛地涉及到其他各种非法所得的利益。

普遍来看,诈骗罪可以归纳为以下基本构造:

行为人为实现非法所有的目的,进行欺骗性的行动→导致受害者对其实施的动作产生误解→基于这种误解,受害者将自己的财产交予行为人→行为人由此获取财产→最终,受害者遭受了财产上的损失。

而另一方面,传销罪亦可称为组织领导传销罪,这是一种以推广商品、提供服务或者纯粹的资金运作等商业活动为名义,向参与者收取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途径来获得进入门槛,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层结构,以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人员的人数规模作为计算报酬或者返利标准的犯罪行为。

这种活动常常采取诱惑、威胁等手段,引导与强迫参与者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而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取财物,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传销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分别是

传销罪的立案标准: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诈骗的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诈骗罪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也就是诈骗数额达到三千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传销和诈骗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n(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n(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n(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n(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0: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网络销售和传销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营销属于直复营销,传销属于直销的范畴,直销即直销企业招聘直销员在固定的经营场所之外进行商品销售的一种销售渠道,“直复营销”是指通过向特定的受众发布发盘信息,应客户回盘或询盘,而最终确定购买的一种销售渠道。传销:生产企业不通过商店而是由推销的人把产品层层转卖后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方式。《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6-18
    288人看过
  • 直销和传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直销和传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直销与传销差异之处在于:有无入门费用、商品品质依赖程度、商品流通过程、退货保证机制以及销售人员层级关系。直销是合法行为,具备较低准入门槛,可直接从店铺取货,无中间环节,有效避免假冒伪劣商品。而传销则为非法活动,受法律禁止且受到多方部门严厉打击。《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第十条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机关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二、主要传销头目一般判几年组织传销活动主谋所面临的刑罚以具体案件情况为准,通常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并同时罚款;若情节严重者,则将被判处
    2024-07-23
    412人看过
  • 个人诈骗和公司诈骗的区别
    一、个人诈骗和公司诈骗的区别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对于是否属于单位犯罪,首先应判断主体是否属于上述范围之列。2.犯罪意志由单位的决策机构产生,并指挥单位实施犯罪行为。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其犯罪意志必须由决策机构产生。任何自然人和非决策机构产生犯罪意志,进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均不应认定为单位犯罪。3.实施犯罪行为产生的非法利益归单位所有。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即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对象是本单位或者本单位的多数员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半为自然人个人所有。二、诈骗案多久能结案诈骗案一般七个月到左右时间是可以结案。如果报案之后,公安机关受理了,公安机关初步审查,认为这个案件符合立案的标准,它就可能立案。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要看是否在案或者在逃,如果抓捕了犯罪
    2023-07-31
    332人看过
  • 诈骗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
    一、诈骗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诈骗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从犯罪构成上分析,具有多处相同点,即主体相同,皆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相同,皆为故意犯罪;客观方面皆系欺骗手段。但两罪不同之处亦明显。(1)、客体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的客体是产品质量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从本案看,被告人李宗军、赵建波、候光垒非法获得被害人“自愿”交出的现金并非用于购买三被告人的“骨粉”,中间并无有效的买卖合同的存在,被害人并无购买三被告人的“骨粉”的主观愿望,而是支付定金,将“骨粉”暂存被害人处,等所谓的“妹夫”来取时获利。故,在三被告人面前,被害人并非消费者,难以认定三被告人行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只能是被害人的私有财产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财产所有人“自愿”交出财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表现为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
    2023-03-06
    192人看过
  • 直销与传销,变相传销的区别
    区别之一:是否以销售产品为企业营运的基础。直销以销售产品作为公司收益的来源。而非法传销则以拉人头牟利或借销售伪劣或质次价高的产品变相拉人牟利,甚至根本无产品。区别之二:有没有高额入门费。直销企业的推销员无需缴付任何高额入门费,也不会被强制认购货品。而在非法传销中,参加者通过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被要求先认购一定数量的产品以变相缴纳高额入门费作为参与的条件,鼓励不择手段地拉人加入以赚取利润。其公司的利润也是以入门费为主,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融资行为。区别之三:是否设立店铺经营。直销企业设立开架式或柜台式店铺,推销人员都直接与公司签订合同,其从业行为直接接受公司的规范与管理。而非法传销的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或地下经营活动。区别之四:报酬是否按劳分配。直销企业为愿意勤奋工作的人提供务实创收的机会,而非一夜暴富。每位推销人员只能按其个人销售额计算报酬,由公司从营运经费中拨出,在公司统一扣税
    2023-04-24
    394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与组织传销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首先,要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性,必须先摒除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的目的是直接侵害他人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均具有欺骗性,不能仅凭此来区分两罪。事实上,并不是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行为具有欺骗性的犯罪还有虚假广告罪、串通招投标罪等等。(二)传销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通过资格、层级等销售模式谋取非法利益,而集资诈骗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骗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虽然集资诈骗罪与传销罪都具有欺骗性,但二者的“骗”是有区别的。传销罪是从直销而来,直销是一种销售方式,即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
    2023-03-06
    255人看过
  • 诈骗和不还钱的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诈骗和不还钱的区别诈骗和借钱不还的区别在于主观目的。借钱故意不还是构成诈骗的。也就是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二、诈骗罪量刑标准1.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
    2023-08-11
    235人看过
  • 2023传销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分别是什么
    传销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分别是什么传销的立案标准: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诈骗的立案标准:依据我国诈骗罪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也就是诈骗数额达到三千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
    2023-05-08
    168人看过
  • 直销和传销一般有什么区别
    直销与传销有以下区别:1、根本目的不同。在直销中,有真实存在产品的质量、价格都符合法律和行业规定。而传销没有实际的商品或服务,通过骗取下线入门费实现迅速致富;2、加入的方式不同。在直销中,推销员加入时无需额外入门费。而传销则必须交纳高额入门费;3、收入来源不同。直销按劳动报酬,传销从入会费提取报酬。《直销管理条例》第九条申请人应当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文件、资料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90日内,经征求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
    2024-05-09
    449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和传销罪的区别
    传销罪的特点1、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2、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3、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特点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2023-04-13
    230人看过
  • 合法传销与非法传销的区别
    非法传销是不合法的,传销是合法的。非法传销通常有几大明显的特点,首先是有无相对高的入门费。有无依托优质产品是非法传销公司和直销企业的一个根本区别。非法传销公司的产品一旦销售就无法退换,或者想方设法给退货顾客设置障碍。以拉人头来实现获取收益的非法传销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这样的销售结构导致谁先进来谁在上,同时先参加者从发展下线成员所缴纳的入门费中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其后果是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者。一、非法传销应怎么认定非法传销是按照下列标准来认定的:非法传销,指的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下线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继续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非法传销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直销和传销的区别直销与传销有以下区别:1、根
    2023-03-17
    399人看过
  • 诈骗罪和传销罪哪个重
    一、诈骗罪和传销罪哪个重?两者都使用骗术,招摇撞骗罪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而至于您问的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哪个更重,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对于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二)、侵犯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三)、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
    2023-03-29
    215人看过
  • 连锁销售和传销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传销采用金字塔模式,而连锁销售采用等腰梯形模式。当然,不论何种模式都是上小下大,那么更深层的区别在于哪里呢?众所周知,传销中皇冠大使级和皇冠大使级和皇冠级才是财富的享有都。而连锁销售中五个级别却消除了顶端优势。就奖金分配比例来说。越在下面的比例越大。传销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的不适合中国国情,暂且关闭为由。禁止这种资本主义经济产物在中国动作。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中国环境人为因素所致。更有如下所列的主观不适宜性之模式问题。1、无限度发展网络数量,形成拉人头做法。终因能力有限尽不到责任形成垫背群体。2、实行业绩制,必须出现循环投资。经济学家计算需要50-70万资金用于重复投资。3、财富分配不公。没有竞争能力。4、成功者实行终生世袭制,不劳而获,下层人员很难晋升。5、以产定销,心层层加价,假冒伪劣提供条件。这些特点决定了要成功的经营传销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拥有广泛的社会公共关系。2、从业都
    2023-06-09
    367人看过
  • 诈骗和敲诈量刑标准的区别
    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有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一、敲诈勒索罪是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符合下列构成
    2023-06-24
    42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诈骗和传销的区别和所谓组织传销会被判刑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5
      绑架罪与抢劫罪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加害或威胁被害人,同样都有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目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后者则是当场劫取财物; (2)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前者是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后者是当场劫取或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 (3)索取财物的数额不同,前者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
    • 集资诈骗与传销的区别,集资诈骗的传销有哪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22
      (一)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首先要排除错误观念:只有欺诈罪才有欺诈性。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者的目的是直接侵犯他人的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
    • 集资诈骗和传销的区别哪个厉害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17
      (一)首先,要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性,必须先摒除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与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的目的是直接侵害他人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
    • 集资诈骗和组织领导传销罪的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6
      1.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的目的是直接侵害他人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均具有欺骗性,不能仅凭此来区分两罪。事实上,并不是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行为具有欺骗性的犯罪还有虚假广告罪
    • 诈骗和虚假宣传的区别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09
      1、虚假宣传和诈骗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虚假宣传和诈骗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3、虚假宣传和诈骗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