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一方有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财产保全,或者是申请支付令。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恶意转移财产离婚怎么处理
1、离婚时发现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前发现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是:
1、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
2、对方离婚后发现转移行为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经法院判决后,恶意转移财产的一方需按照要求予以执行,恶意拒绝履行的,对会被登记为失信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离婚恶意转移财产如何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处理?
251人看过
-
如何处理财产恶意转移
330人看过
-
家庭财产纠纷:如何应对恶意转移?
249人看过
-
如何应对离婚中的恶意财产转移
235人看过
-
离婚纠纷在法律上如何认定恶意转移财产
455人看过
-
如何认定离婚案件中的恶意转移财产行为
75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恶意转移财产,转移财产的恶意行为是如何认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7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1](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
-
转移资产如何认定属于恶意转移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0认定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有两种情况,一是将财产无偿赠与他人,二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财产转让给他人。只要发现有以上两种情形,就可以起诉,要求法院判决撤销赠与合同或者买卖合同。《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
-
怎么转移财产, 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恶意转移财产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6一、怎么转移财产离婚案件中转移财产的情形非常常见,具体包括以下情形:1.转移已有存款;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3.私自出售房屋;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二、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恶意转移财产恶意负债的情形一般有:1.制作虚假的欠条;2.虚报开支;3.利用关联企业负债等。
-
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如何界定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界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6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1](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
-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如何应对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行使撤销权有以下情形: 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