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抵押人在日常商业经营过程中享有对抵押物的自由处分权。不同于一般形态的抵押,浮动抵押中的抵押人可以对已经设立浮动抵押的财产进行处分,且无须担保权人同意。此点亦成为英国司法实务中判定该担保为浮动抵押的根本特征。
2.浮动抵押客体之浮动性。抵押人可就自己现有或将来所有的财产一并进行抵押,并且基于自由处分的特点,抵押财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而呈现出抵押财产不特定的浮动性特征。
3.浮动抵押客体可特定。因为对于浮动的抵押财产,其担保价值难以精确计算,权利人亦无法受偿其变价款来实现债权。为了实现担保利益,因此赋予了浮动抵押客体可特定的特征。特定化(crystallization)是指浮动抵押为实现其担保权益,解除抵押人自由处分之权利,浮动抵押的客体也因此而得以特定,这一特点是对于上述二者的反制。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理解并未全面揭示浮动抵押特征,只论及抵押人之权利,对于交易相对人的抵押权人之义务未予明确,且有遵循现行法错误观念之虞。抵押人对于抵押物所享有的自由处分权在一般抵押中同样存在。抵押人作为物之所有权人,当然享有处分物之权利,而对于抵押权人来说,其抵押权之效力仍可追及于买受人所得之物。而在浮动抵押中,抵押人已为正常处分之物则不在抵押权人担保权效力范围之内,因而对此无追及效力。所以将自由处分作为本质特征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将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已为正常处分之物无追及效力作为其本质特征更为妥当。
基于浮动抵押制度之特征及我国成文法传统之要求,笔者将其定义为:“债务人在其现有或将来所有的财产上设立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实现抵押权的事由时,债权人可得确定抵押财产,并可就其变价款优先受偿。其效力及于抵押人后取得的财产,但对于抵押人正常经营中所处分的财产无追及效力。”《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六条、189条和196条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但我国仅规定了浮动抵押特征中的客体浮动性与可特定,而未触及该制度之本质,笔者认为对此应予以补正。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浮动抵押制度核心在于抵押人可自由处分抵押物,且抵押权人对已为正常处分之物无追及效力,加之客体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使得该制度有着下述与通常形态下的一般抵押不同的特殊优势,也正是基于此该制度也暴露出其缺陷,呈现出担保效力弱的弊端。浮动性使其客体的范围、数量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标的物的价值不能确定。浮动抵押权只是笼罩和悬浮在浮动的集合抵押财产之上或者说与其一起浮动,直到客体特定化之前,抵押权人对抵押人已为正常处分之物无追及效力,其可能会因为抵押物减少而蒙受担保价值减损的不利,这一切导致了浮动抵押权实现的巨大风险性。然而该制度已在英国运行二百余年,且如今仍在国际信贷中发挥极为重要的融资作用,并未因如上所述的风险而导致该制度的废止。但是,担保效力弱的问题,却始终成为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信贷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症结。那么为何会产生这一困境?二、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本土化运行中所面临的真正困境
-
浮动抵押的定义研究
394人看过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196人看过
-
日本土地登记制度研究
374人看过
-
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一种类型化的尝试
377人看过
-
国外关于浮动抵押制度的规定
302人看过
-
合同期限相关问题研究
228人看过
浮动抵押是指一种特别抵押,抵押人将现在以及未来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作为抵押,当其没有按期履行义务时,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财产确定时的动产进行优先受偿。可以设立浮动抵押的主体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 更多>
-
遗弃罪相关问题研究有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7关于遗弃罪相关问题研究有如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遗弃行为的性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均明显地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若仍根据传统观点对遗弃罪的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势必会导致其与社会现状的需求出现偏差。故此,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借鉴国内外遗弃罪的立法经验与相关理论,从司法与立法两个层面对我国遗弃罪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在遗弃罪的司法认定方面,应当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遗弃罪
-
行政强制执行诉讼问题研究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16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二)对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
管制刑若干问题研究的相关内容是怎么规定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
-
关于公休假制度的相关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24关于国家带薪休假的规定:带薪休假又称为公休日和公共假日。这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如果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可以享受5天的年休假;已满10年不满20年,可以享受10天的年休假;已满20年,可以享受15天的年休假。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如果单位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职工休假,经职工本人同意,单位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假。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