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
一、著作权人诉讼权求偿权是什么
著作权人诉讼权求偿权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在其著作权受不法侵害时,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著作权的权利,也称为起诉权。且该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关于商标侵权诉讼时效的关系
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三、侵犯著作权法时效是多少年
侵犯著作权法时效是多少年?侵犯著作权,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
起诉侵犯著作权有时效吗
80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著作时间有什么要求
361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知识】著作权侵权对象的特点
263人看过
-
【著作权】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445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行为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83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作品销售者侵权吗?
418人看过
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有侵权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更多>
-
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诉讼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
-
著作权侵犯侵犯著作权又能判多长时间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5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
-
软件著作权侵权有效期多长时间?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4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也就是说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就自动产生,其
-
侵犯著作权法时效是如何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3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著作权著作权侵权认定标准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03著作权侵权认定标准具体如下: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 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著作权侵权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 使用的情形,这是对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的著作人身权造成了损害,也可能对他人的著作财产权造成损害,还可能同时损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