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离部队罪的法院判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8 17:31:25 178 人看过

逃离部队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离部队罪,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

逃离部队罪多少年缓刑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7: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嫌疑人构成逃离部队罪判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逃离部队罪】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是: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逃离部队持续时间达三个月以上或者累计时间达六个月以上的;(2)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的;(3)策动三人以上或者胁迫他人逃离部队的;(4)在执行重要任务期间逃离部队的;(5)有其他情节严重行为的。一、构成逃离部队罪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2023-06-26
    423人看过
  • 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犯逃离部队罪既遂的行为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离部队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指挥人员或者其他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的,策动多人或者胁迫他人逃离部队的等。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n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6-17
    235人看过
  • 探讨:关于逃离部队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及其法律规定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构成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构成逃离部队罪既遂的责任追究: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逃离部队罪是指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1
    218人看过
  • 分析:关于逃离部队罪既遂刑罚及其执行方式的探讨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构成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构成逃离部队罪既遂的责任追究: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逃离部队罪是指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1
    63人看过
  • 逃离部队罪由什么构成
    法律综合知识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其他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4
    253人看过
  •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一般判几年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三条规定,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是一种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是指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建立正常的兵员管理秩序,保证部队满员,是完成作战、训练、战备、值勤等任务的需要。煽动现役军人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违反了国防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严重妨害了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影响了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危害了国防利益。犯罪对象是现役军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是指用语言、文字,如面谈、发表演说、寄送宣传材料、散发标语传单,鼓动正在服役的军人不经领导批准,擅自离开部队,或者虽经批准而逾期不归。煽
    2023-08-02
    426人看过
  • 区分军人叛逃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
    军人叛逃罪与逃离部队罪都有离队不归的行为,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军人叛逃罪侵害的是国防安全秩序,而逃离部队罪侵害的是兵役秩序。2、军人叛逃罪的行为人必须逃亡到境外,而逃离部队罪的行为人并不要求逃往境外。3、主观方面,军人叛逃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背叛国家的目的,而逃离部队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仅有逃避服兵役的目的。军人叛逃到境外的行为本身必然包含了逃离部队、逃避服兵役的行为,因此在适用法律上,应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军人叛逃罪论处,不能再定逃离部队罪实行数罪并罚。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如果他们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为目的逃往境外的,不仅违背了军人的职责,同时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也造成了危害,因而对这种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犯罪行为既包括从境内逃往境外,也包括合法出境而在境外叛逃。
    2024-01-12
    189人看过
  • 逃离部队罪刑法解释具体内容
    逃离部队罪刑法解释一、逃离部队罪逃离部队罪的行为是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这里的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国防法、兵役法及其他涉及兵役方面的法律规定。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擅自离开部队或者逾期拒不归队。二、构成要件1、罪体行为逃离部队罪的行为是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这里的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国防法、兵役法及其他涉及兵役方面的法律规定。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擅自离开部队或者逾期拒不归队。根据2000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军人违反兵役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以本罪定罪处罚。2、罪责逃离部队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逃离部队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3、罪量逃离部队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这里的情节严重,参照《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3-04-28
    204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判多久?
    一、根据《刑法》规定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判多久逃离部队罪既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战时犯本罪的,既遂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离部队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队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逃离部队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二、逃离部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脱离部队。逃离部队的行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作为的方式,即行为人原在部队,未经批准就擅自离开部队;另一种是不作为的方式,即行为人经批准已离开部队,但逾期拒不归队,如有的行为人请假探家期满后不归队,有的生病住院痊愈出院后不归队,有的工作调动或者学员分配离开原单位后拒不到新单位
    2024-01-23
    196人看过
  • 中国刑法中规定的逃离部队罪处罚
    逃离部队罪,指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擅自离开部队或者逾期拒不归队。行为人构成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刑法对逃离部队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5
    302人看过
  • 法院对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的判决标准是什么
    一、法院对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的判决标准是什么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既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怎么样构成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满足下列条件即可构成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武装部队公文的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存在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的行为。三、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追诉时效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追诉时效按照法定最
    2023-12-02
    194人看过
  • 如何确定构成逃离部队罪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构成逃离部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观要件,主观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05-11
    129人看过
  •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规定
    逃离部队罪是指违反兵役法规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兵役制度,行为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并逃离部队,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或预备役人员,主观方面具有直接故意并具有逃避继续服兵役的目的。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兵役制度;2.行为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并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3.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但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或逃避征召军事训练以及拒绝或逃避服兵役的行为严重时,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具有直接故意,并具有逃避继续服兵役的目的。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逃离部队罪,又称逃离兵役罪,是指公民在服役期间擅自脱离军队,逃避服兵役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如下:1.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逃离部队的故意,即明知自己脱离军队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2. 客体方面:逃离部队罪的客体为国家军事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023-11-16
    132人看过
  •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怎么判刑
    一、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怎么判刑刑法第三百七十三条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或者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建立正常的兵员管理秩序,是部队完成作战、训练、战备、值勤等各项任务的需要和保证。近几年来,有的个人和单位置国法军纪于不顾,煽动、唆使军人逃离部队。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行为人对部队要求协助逃兵返回的要求和劝告置若罔闻,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部队人员将逃兵带回,更有甚者,将逃兵予以安置、聘请、收留或另作安排,严重影响部队的管理秩序,有的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的行为,违反国防法规定的公民应当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严重妨害了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危害了国防安全。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否则也不能构成其罪。军人,既包括解放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军人,又包括战时预备役部队及民兵组织的
    2023-06-03
    6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判决裁判中的雇用逃离部队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5
      1、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刑法第373条),是指非军人明知对方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将其接收、聘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 刑法中逃离部队罪认定的相关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27
      1.逃离部队罪认定,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崇高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兵役法》对公民如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确要求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依照法律服兵役者,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军人职责,不得逃离部队。否则,将严重侵害国家法律规定的兵役制度,损害国防利
    • 逃离部队罪既遂法院如何判,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17
      逃离部队罪既遂法院的判处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逃离部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离部队罪的客观方面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 逃离部队罪的量刑? ? ?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30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款规定,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战时犯逃离部队罪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 在部队逃离能判什么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30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