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适用中的挑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1:41:41 164 人看过

缓刑适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缺乏适用缓刑的具体法律条件和科学标准,司法实践难以把握;

2、监管流于形式,缓刑难以实际执行;

3、县级没有青少年管教机构,未成年人缓刑难等等;

4、严格遵循上级法院对特定主体和某些罪名的缓刑;

5、在适用缓刑的情况下,调查各种因素;

6、缴纳罚款,退还非法所得,赔偿受害人损失,应区别对待等等。

缓刑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接工作不规范。

目前,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在缓刑的交付执行上衔接不严:

(1)有的法院不按规定向公安机关送达有关法律文书,让缓刑犯自行到公安机关报到。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一部分缓刑犯逍遥法外,形成事实上的脱管。

(2)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上做法不一致,有的送到判决当地公安机关,有的送到罪犯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有的送到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这种混乱的法律文书送达现象,容易导致居住地公安机关因无法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缓刑犯情况而产生漏管,因为按目前公安部的规定,对缓刑犯的考察由居住地派出所进行。

(3)有的法院向公安机关送达公诉案件的缓刑判决而不送达自诉案件的缓刑判决。这种情况使大量自诉案件的缓刑犯游离于公安机关的考察视野之外。

(4)公开宣告不到位。

按照刑法规定,执行缓刑和解除缓刑都应当向犯罪分子本人、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有关群众宣布,可使群众监督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现在,农村由过去的“集体生产”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群众之间联系松散,集体活动较少;城市个体工商户也是如此。在人们生产、生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组织群众宣布有关规定难以落实,从而使这项规定流于形势。

2、制度落实不到位。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缓刑考验期的各种制度是非常严谨的,但往往落实不到位。

(1)定期报告不到位。

按照刑法的规定,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必须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情况。但在具体操作中,此项规定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在边远或治安形势严峻的地区,在公安机关人财物紧张的情况下,有的执行机关认为缓刑对象罪行较轻,对社会不致造成什么危害,疏于管理,致使被处罚者的活动脱离考察、监管。

(2)群众评议不到位。

按照有关规定,对执行缓刑的犯罪分子,要定期组织群众评议。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执行过程中一般都没有认真执行,使群众的监督得不到很好地贯彻。

(3)外出审批不到位。

按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必须经执行机关批准。但实际上在人口流动量大和交通便利快捷的今天,严格落实此项规定遇到不少障碍,对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的各项活动不能实行有效地监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19: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缓刑利弊:如何看待缓刑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1.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规定的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期满,宣告原判刑期不再执行;2.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判决,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后两罪的刑期总和计算,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刑罚执行期限;3.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关于缓刑的考验义务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按照判决确定之日起算缓刑考验期的原因如下:(一)从判决书的本身来看,判决书一经宣判,判决的内容非经法定程序(二审程序)就不能更改,即使是判决书判词写误或口头宣判时口误,
    2023-07-04
    382人看过
  • 缓刑学历者能否挑战公务员考试?
    有过缓刑不能考公务员。相关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录取。缓刑,也是刑事处罚之一种。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判过缓刑的人子女能考公务员吗判过缓刑的人子女能考公务员。公务员身负重任,是国家重要的工作人员,具有高标准的要求,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录用为公务员,如果父母有过刑事犯罪那么也会影响其政审。具体看单位要求。建议还是先参加一次公务员考试,等在政审的时候再具体看情况。公务员报考条件如下: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十八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7
    2023-07-11
    153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的债务挑战
    被继承人的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被继承人依照我国税收法规的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债欠下的债务。3、被继承人因侵权行为而承担的损害赔偿的债务。4、被继承人因不当得利而承担的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的原则1、以接受继承为前提的原则。继承人只有在接受继承时,才依法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这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2、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应以其取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部分可以不予偿还。3、保留必留份原则。如果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即使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当为其保留适当的遗产。4、连带责任原则。由于遗产在分割之前属于各继承人共同所有,所以,每个继承人应对被继承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5、有序清偿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多种取得遗产的方式并存的情况下,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不足清偿时,
    2023-07-20
    127人看过
  • 五中全会带来的新挑战
    中央军事委员会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二条规定: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
    2023-07-05
    223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窝藏毒品或者非法集资罪是什么罪窝藏毒品犯罪所得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其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3-07-02
    367人看过
  • 欺诈行为法律适用及司法解释的挑战
    法律上对欺诈的定义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医疗欺诈的责任1、民事责任首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担当调整医疗欺诈行为的大任,就目前我国当前立法现状来看同医疗欺诈涉及最多的是《民法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军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典的规定。2、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无疑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直接对医疗欺诈行为人课以重罚,从剥夺自由到可能的生命权剥夺,由于欺诈是一种民事术语,《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医疗欺诈的罪名,根据罪行法定,医疗欺诈只有严格符合相关转化型犯
    2023-07-10
    308人看过
  • 缓刑对退休金的影响:是挑战还是机遇?
    缓刑对退休金有影响。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渊整。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判处缓刑对子女有哪些影响判缓刑一般不会影响子女,但对于报考公务员、参军等政审可能有影响。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有关录取、政审的规定:直系亲属中有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和严重刑事犯罪的(如严重暴力犯罪、职务犯罪等)才可能影响其子女报考国家公务员。父母被判的是缓刑,那一定不属于上述犯罪,因此不会影响下一代。《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第一条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
    2023-07-11
    462人看过
  • "八大罪案:中国面临的挑战"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以下八大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而且,这八种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中国刑法八大重罪中国八大重罪规定的是8种“犯罪行为”,而不是8种“罪名”。14-16周岁的行为人,只要实施前述8种行为的,均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该行为包括在其它罪名中,应当单独评价该行为,从而认定为这8种“罪名”。八大重罪”具体是指: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必须达到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放火罪、贩卖毒品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和爆炸罪。1、“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不是独立的罪名,是构成故意伤害罪时要求达到的结果。2、投放危险物质罪,是2002年时最高法院和检察院出的司法解释把“投毒罪”改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3、强奸罪还包括了以前的“奸淫幼女罪”。4、“无限防卫”和通常说的“八大重
    2023-07-07
    312人看过
  •  法官在二审中面临的挑战
    错案追究制度在法官和法院的评估和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错案,二审法院只能认定事实没有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时改判。因此,二审法院的改判会影响一审法院的业绩,但只要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二审法院原则上会改判。1.具有重要作用,对法官和法院的评估和评价产生影响。法院内部已经实行错案追究制度。2、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说一定差多少才改判。刑事诉讼法规定改判的理由是:认定事实没有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因为没有具体的司法解释说一定要量刑如何不当才改判,所以原则上说只要二审法院认定量刑不当就改判。3、有关系,因为二审法院改判会影响一审法院的业绩。通常情况下,如果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二审法院都会发回重审而不是改判。这样会有个缓和的余地。二审法院改判对法官评估的影响二审法院改判对法官评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翻原判决:如果二审法院撤销了原判
    2023-11-11
    288人看过
  • 研究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和自首。在刑事诉讼中,大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都由公安机关进行,其职责是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预审,对应当予以拘留、逮捕的现行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拘留、执行逮捕并进行羁押,此外,还担负着对于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执行和监督、考察任务。债务纠纷搞成刑事案件敲诈勒索如何处理1、债务纠纷搞成刑事案件,对方进行敲诈勒索的,当事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行为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
    2023-07-03
    426人看过
  •  缓刑在战时的应用
    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原判刑罚的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如果在战时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则可以适用缓刑。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原判刑罚的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 缓 刑 条 件 : 3 年 以 下 有 期 徒 刑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为: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管制犯和拘役犯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缓刑期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
    2023-09-06
    413人看过
  • 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会遭遇哪些挑战?
    麻烦。首先,要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居住地变更的证明材料(如房产证、购房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等),司法所将材料上交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审批,社区矫正机构将同变更地的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衔接,对方同意你到变更地社会服刑、接受当地社区矫正机构监管后,然后将现居地的司法局会将你的缓刑执行档案邮寄到变更地的司法局,然后将迁居审批情况反馈到司法所,最后司法所就会通知你在规定时限内到迁居地的司法局社区矫正报到、接受监管。缓刑期间能入党吗缓刑期间不能入党。缓刑结束后,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年龄在18周岁以上;2、本人必须具有中国国籍,是从事劳动而不是剥削他人劳动的人;3、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只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有决心和行动;4、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这是列宁主张的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全体党员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
    2023-07-10
    207人看过
  • 死刑是否可以挑战?
    死刑立即执行可以上诉。死刑,也称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在我国,死刑分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两种。若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我国,一个人被判处死刑后,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程序叫做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同意执行死刑,才能够真正执行死刑。但是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没有规定的。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若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立即执行判决,并不得上诉。如
    2023-07-18
    53人看过
  • 缓刑是否适用于战时造谣惑众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怎么认定1、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2、这两种犯罪都有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不是在履行职责;而后者是将编造
    2023-07-16
    19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管制中的缓刑可以适用缓刑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7
      不适用。缓刑的适用对象是指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里面是不包括管制的,因此管制是不能适用缓刑的。缓刑的适用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 适用战时缓刑的实质要件是什么意思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5
      缓刑适用的实质要件是指缓刑的适用标准,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不执行所判刑罚,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战时缓刑的标准是罪犯在战争状态下没有现实危险。并非所有的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都可以适用缓刑,缓刑适用目的实现是建立在不危害社会的基础上的,只有确保犯罪分子缓刑后不致危害社会,才能实现促进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工作同时也节省刑罚执行中人力及物力资
    • 为什么适用缓刑的对象仅限于有期徒刑而不适用于战时缓刑有什么条件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5
      缓刑适用的前提要件是指缓刑适用的对象,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战时缓刑制度中仅限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且只能在战时。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由此可知,我国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适用缓刑的对象只能
    • 战时缓刑适用于哪些人?怎样理解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战时缓刑则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至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能否适用法律未明确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来理解,应该可以适用
    • 刑事犯罪中累犯适不适用缓刑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21
      在刑事犯罪中累犯是不适用缓刑的。《刑法》第七十四条对累犯不适用缓刑的规定中明确说明,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