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方面,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
3、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辩护词
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本案被告人的委托,并经被告人同意,特指派律师担任其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的二审辩护人。接受委托后,我进行了会见、阅卷和调查取证,并参加了庭审,现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辩护意见,请合议庭参考:
关于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辩护意见
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理由如下:
1、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既然没有法律对此作出明文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被告人的行为就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因此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尤其是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中的范围,是适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的前提。然而,截至目前,不仅我国尚无哪部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作出过明确规定,就连学术界也是众说风云,尚无定论。
另外,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极其广泛,利用民法、行政法及刑法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因此,在法律没有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被告人的行为不应由《刑法》来调整。
2、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情节严重的界定标准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既然没有法律对此作出明文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被告人的行为就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由于“情节严重”是本条的客观成罪条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所以必须要有法律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尚无哪部法律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中的“情节严重”作出过具体界定标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被告人的行为就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3、被告人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非法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该法律条文对非法获取的方式作出了例示性规定——窃取,也就是说,其他非法获取上述信息的方法应当与窃取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比如通过骗取、利诱、胁迫、抢夺、抢劫、恐吓、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等法律明文禁止的且与窃取具有大致相同社会危害性的手段。但是从本案证据材料来看,被告人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时并没有采用法律明文禁止的且与窃取具有大致相同社会危害性的手段,因此,其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非法获取信息的方式。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其行为不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关于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的辩护意见
据2012年05月27日17时00分至2012年05月28日01时00分在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人民路派出所作的第一次《询问笔录》第2页、第3页和2013年5月14日第一次《法庭审理笔录》第10页等案卷材料显示:被告人于案发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主动上缴个人非法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第八条之规定,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应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本案一审判决书中虽然认定被告人具有自首和赃款全部退还情节,但在量刑时只是“可从轻处罚”,而不是“应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况且本案中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故可以免除处罚。
因此,一审判决书中量刑过重,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第八条之规定。
综上所述,本案虽然有过媒体报道,但是人民法院仍然应当严格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和法律作为裁判的唯一标准,克服媒体、公众的不当舆论压力。真正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的指示精神。使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以上意见,敬请采纳!
律师事务所
律师:
年月日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需要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而法律对何为情节严重没有具体的规定,另外,自首、立功等情节对量刑有影响的因素均应考虑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泄露公民信息的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374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32人看过
-
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11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罪定义
413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是否与获取信息数量有关
233人看过
-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多少条才构成犯罪?
408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
怎么样才会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01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 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该罪已经被取消,并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22我国刑法未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作规定,其构成要件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身份管理秩序以及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了以窃取、买卖等方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为自然人或者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非法获取”如何认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4-09-06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定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存在行为人未经被获取信息主体的同意或者违背其真实意愿而进行获取;其次,行为人并不具备对相关公民个人信息的合理需求和合法接触权限;最后,行为人实施获取信息的手法若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严重背离社会公德规范。在客观上满足上述任一条件时,即可视为该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行为人以秘密窃取或者故意泄露、使用,或者违反约定,侵犯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行为。二者的侵害客体不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