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名誉权受到损害主要是看行为人的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存在着违法性,还有就是造成的损害结果,比如说,如果让受害者感到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对于社会的压力和心理方面的负担的话,那么就说明存在着损害后果。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
一、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
1、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有: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二、侵犯名誉权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具体如下: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的名称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具体如下:
(1)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如有侮辱性语言或与事实不符的文章、大、小字报、公开信件等;
(2)文章内容涉及到事实真相的证据,如学历证明等。
3、证明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如单位处分等;
4、被告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提供其所发表的文章等,没有侮辱性语言或内容与事实相符的证据。
-
名誉损害如何报警
53人看过
-
怎样认定死者名誉权遭受侵害
240人看过
-
2022法人的名誉权遭到侵害应如何赔偿
176人看过
-
公司名誉遭到侵害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309人看过
-
名誉侵权中如何认定有损害事实的行为
340人看过
-
名誉损害如何办理官司
469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我们的名誉遭到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7当我们的名誉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判决;且判决书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
名誉权遭到了损害了名誉权的损害社会评价降低怎么赔偿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30一、精神损害赔偿: 1、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 2、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3、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
-
名誉遭到损坏该如何走打官司的程序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051、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来处理,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当事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起诉,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地。 2、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姓名、年龄等基本情况。一方当事人是法人的,要写明法人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等内容。诉讼请求。原告可以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同时也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事实和理由部分主要写明侵害事实发生的经过及
-
名誉权遭到了损害了侵犯名誉权纠纷怎么给赔偿金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2一、精神损害赔偿: 1、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 2、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3、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