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可以告父母遗弃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0 11:53:55 184 人看过

二十多年可以告父母遗弃罪。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对于年幼且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一、父母无论什么样,都不管孩子当小孩犯法吗?

父母不管孩子可能涉嫌遗弃罪,父母不管孩子但交付他人看管照顾的不构成遗弃罪。遗弃罪是指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父母不抚养孩子会判多少年

父母不抚养孩子有可能构成遗弃罪,遗弃罪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抚养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被害人要求遗弃家庭成员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赡养费的判决。家庭暴力、虐待、遗弃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三、父亲对孩子不闻不问犯法吗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孩子由母亲或者爷爷奶奶等抚养,父亲不管孩子,一般很难构成遗弃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11: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抚养义务相关文章
  • 种植父母土地二十多年父母去世
    在处理农村土地产生的纠纷时,通常可将其视为一类常见的民事纠纷,你可以选择合适的部门协助依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如有需要可直接报请所在地村委、乡镇府,或是县级政府行政管理单位作为调解者加以处理;其次,你也可以向所在地方的土地管理机构递交确权申请以寻求进一步解决之道;再次,若协商无果,或者当下的争议状况已无法再通过调解处理,你便可以考虑向当地的审判法院发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针对此类问题还可能存在着一些其它的协助途径供你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
    2024-04-26
    333人看过
  • 二十多年的遗嘱可以变更吗
    一、二十多年的遗嘱可以变更遗嘱的变更,是指遗嘱人在遗嘱设立后对遗嘱内容的部分修改。遗嘱的撤销是指遗嘱人在设立遗嘱后又取消原来所立的遗嘱。遗嘱是于遗嘱人死亡继承开始之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是遗嘱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因此,在遗嘱发生效力前,遗嘱人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所立的遗嘱。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1款明确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遗嘱的变更与撤销,与一般民事行为的变更与撤销不同。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变更、撤销须有法定的变更或撤销民事行为的事由,或者须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而且有撤销权的一方须在法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在法定的除斥期间届满后,撤销权即消灭,当事人不得以单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民事行为。而遗嘱的变更、撤销不受上述限制。遗嘱人可以于遗嘱设立后的任何时间撤销、变更遗嘱,也不须征得任何人的同意,也不必有任何的事由,只要撤销、变更遗嘱的意思是出于遗嘱人的本意即
    2023-02-18
    362人看过
  • 父亲让我放弃母亲遗产可以吗
    一、父亲让我放弃母亲遗产可以吗可以,但是放弃继承只能在继承开始后到遗产处理前的这段时间。未开始继承,谈不上放弃,可如果把已经做出分割处理,再放弃就是放弃取得的遗产所有权了。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二、法定继承顺序怎样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
    2023-04-29
    473人看过
  • 被亲生父母遗弃可以分财产吗
    被丢弃的子女可以依法继承亲生父母的财产的。作为父母丢弃子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被丢弃的子女对父母财产的继承权仍然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条【继承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一、亲生父母遗弃孩子,能否从收养方要回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XX介绍,拐卖儿童在中国主要是两种作案手段,第一种是犯罪分
    2023-02-11
    208人看过
  • 五保户可以放弃父母的遗产吗
    一、五保户可以放弃父母的遗产吗五保户可以放弃父母的遗产。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二、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怎么写放弃遗产继承声明书声明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住址:被继承人于年月日在死亡。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有如下遗产:位于株洲市XXXXXXX房产的全部产权。我是被继承人的母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我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之一,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上述遗产享有合法继承权。现本人郑重声明:对上述遗产,我自愿无条件放弃继承权。以上情况均真实无误,如有虚假,我愿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声明人:声明地点:年月日三、放弃遗产继承声明书还需要按
    2023-05-06
    264人看过
  • 遗弃女方父母算不算遗弃罪
    算遗弃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虐待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虐待罪的故意是
    2023-08-15
    187人看过
  • 遗弃子女的父母可以不赡养吗?
    我出生后,父母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将我丢弃在一家医院门口,后来警察将我送到了当地的民政部门。我七岁的时候,一对夫妇通过民政部门收养了我。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并找到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前不久,我的生父母找到我,要求我尽赡养义务。在遭到我拒绝后,他们将我告上了法院。他们的理由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一项法定义务,虽然他们没有抚养我,但我仍然应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请问他们的说法正确吗?律师解答:你生父母的说法不正确,你和他们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收养关系成立而消除,你对他们已没有赡养义务。一方面,你的养父母通过民政部门将你收养,依法受法律保护。我国《民法典》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民法典》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
    2023-03-19
    204人看过
  • 父母离婚二十多年我能要钱吗
    子女依法享有向父母追讨抚养费用的权益。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规定,父母对于其子女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法定养育责任与义务。若原本负有养育职责的父母未能遵从相应规范行事,则未成年人或者无法自行维持生活正常运转的子女有权请求父母向其支付相应的抚养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2024-08-03
    77人看过
  • 隔了二十年以后可以告强奸罪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强奸罪的惩罚最低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此类案件由于证据收集较为困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证据可能会失去其效力,因此建议在案发后立即向警方报案。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关于犯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如下:首先,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低于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在经过五年后将不再进行追诉;其次,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但低于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在经过十年后将不再进行追诉;再次,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在经过十五年后将不再进行追诉;最后,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在经过二十年后将不再进行追诉。若在二十年后认为仍有必要对该犯罪进行追诉,则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
    2024-04-29
    56人看过
  • 父母遗弃子女是遗弃罪吗,遗弃罪的怎样认定区分
    遗弃子女可能会涉及到遗弃罪,但并不是所有的遗弃行为都属于遗弃罪的范畴,所以具体需要根据情况来看。遗弃罪的认定区分:与虐待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5、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人。与故意伤害罪的界
    2023-06-03
    450人看过
  • 父亲不要孩子可以告他遗弃罪么
    遗弃罪,是指那些具备扶养责任的个人或群体,对于年迈、年少、生病或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群,以冷酷无情的态度拒绝提供必要的扶养照料,并且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是中国刑法体系中的一项妨害婚姻家庭罪行。如果一个人对年老、年幼、生病或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群具有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而且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那么他就犯下了遗弃罪。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会触犯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群,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并且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只有当遗弃行为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换句话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和非罪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由于遗弃导致被害人重伤甚至死亡;被遗弃者因为被遗弃而生活无依无靠,流落街头,不得不
    2024-05-15
    182人看过
  • 未成年可以告自己父母吗
    可以,我国民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一、未成年子女可以起诉父母给抚养费吗未成年子女可以起诉父母索要抚养费。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二、遗弃子女可以起诉赡养吗遗弃子女然后要求赡养也是属于合法的。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抚养义务和赡养义务都是法定义务,是基于血缘关系应当承担的义务,如果子女被收养并且有合法的收养关系,子女
    2023-02-25
    66人看过
  • 父母犯遗弃罪现在判刑吗
    父母犯遗弃罪现在判刑,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一、各国对遗弃罪有哪些规定各国关于遗弃罪的规定有:日本刑法典遗弃罪中规定,遗弃因年老、年幼、身体障碍或者疾病而需要扶助的人的,处一年以下惩役。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构成遗弃罪应当符合什么条件构成遗弃罪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遗弃罪对象仅限于年老、年轻、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2、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予以支持,但拒绝支持,情节恶劣;3、遗弃罪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4、遗弃罪主观上,当事人知道自己应该履行赡养义务,但是拒绝赡养。遗
    2023-04-06
    228人看过
  • 2024年遗弃女方父母能离婚吗?
    遗弃女方父母是遗弃罪吗算遗弃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虐待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
    2024-01-02
    324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义务不能放弃。能放弃的通常不是义务,而是权利。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是父母所承担的教育、抚养子女的责任,不可以放弃。不履行抚养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遗弃子女的,会构成遗弃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

    #抚养义务
    相关咨询
    • 遗弃多少才可以告遗弃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7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 父母一方遗弃未成年构成遗弃罪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0
      父母一方遗弃未成年,情节恶劣的,会构成遗弃罪。
    • 父母养的孩子不赡养我可以告他们遗弃罪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9
      一般遗弃罪的管辖权由公安局刑警队负责。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者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只有在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时候,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遗弃罪的时候,法院才能作为自诉案件受理,此时可以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自诉。在实际审判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对行为人进行教育的同时,让其履行扶养义务,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刑责。如果对行为人进行判刑会影响其尽扶养义务的,法院一般会轻判或者处以缓刑
    • 父母遗弃孩子多久属于遗弃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8
      构成遗弃罪的,与遗弃子女的时间无关,其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
    • 父母为子女遗弃幼儿可以构成遗弃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6
      亲生父母遗弃幼儿可能构成遗弃罪。本罪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并希望或者放任危险状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