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从被害人的概念和含义入手,简要分析其历史发展,重点对修正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权利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勾勒出我国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说明我国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先进水平。最后,本文指出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存在的个别不足。
目录:
一、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的历史发展
二、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三、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
(一)关于对被害人的控诉权和诉讼参与权的保护
(二)关于被害人获取法律帮助的权利
(三)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损失赔偿请求权利的保障
四、立法上对于被害人权益保护需要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根据现代汉语①的解释,被害人是指因各种原因遭受到伤害、损失或者困苦的人。照此,各种事故的受害者、各种自然灾害的受害者、性别歧视或者种族压迫的受害者以及遭受人为犯罪的受害者,均可归纳为被害人。而具体到法律范围内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则是指其人身权利、政治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其特殊的含义,也就是说,只有当该被害人参与到刑事诉讼中去,依法行使法定的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才能够成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受害人。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中的被害人已经死亡,虽然法律上仍然称其为被害人,但因其已经无法参加刑事诉讼,也就不可能成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个别的刑事被害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参加刑事诉讼,如自愿放弃等,也就不能成为成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所以,成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其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了犯罪行为的侵害。如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应当保护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其他权利受到了侵害;(二)、遭受到了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被害人应当是犯罪行为侵害的直接承担者,如只是受到犯罪行为间接的侵害,则不能够列为被害人。(三)、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和赋予的对犯罪行为的追诉权以及其他权利。
关于被害人的范围,本人认为应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主要理由是:(一):我国刑法已经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犯罪主体,照理,单位既然能够构成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主体,为什么不能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成为受害人参加刑事诉讼呢?(二)、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了单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从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同等重要的角度讲,单位作为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应当与自然人是平等的。单位既能作为被告,反之,也应当能作原告,其意义应当是明显的:首先是能够保持实体法与程序法的高度统一,切实保障受害单位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有利于增强受害单位的诉讼意识,有利于协助司法机关追究和惩罚犯罪,保护单位的合法财产权益;促使受害单位通过参加诉讼增强法律意识,有一定的预防犯罪的作用。
一、被害人诉讼权益保护的历史发展
犯罪的逻辑构成,应当包括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为三方面,
被害人作为重要构成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得到的重视程度远较其他两方面弱。人类始终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加以重视和关心,因为犯罪人和犯罪行为是具有随时可能发作的危险性的,容易给社会造成恐慌,而受害人处于弱者的地位,是没有这种危险性倾向的,社会不必为此担心。但现实存在的情况是,受害人并不必然永远表现为受害人,因为受害人有限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和最低限度的保护,而导致矛盾激化,受害人转化为犯罪人的现象,不应该受到社会的忽视和鄙视。
在资本主义初期,犯罪人没有人格可言,经常受到虐待和各种不公平待遇,如被刑讯逼供、拷打、体罚、精神折磨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很少有人理会他们的处境。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如何文明对待一个犯罪人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并且能够反映当权的统治阶级能够文明的对待自己的臣民,显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刑事司法过程中,赋予犯罪人有沉默权、有自我辩护权、有聘请律师辩护权、有权直接上诉、申诉等诸多权利,在具体的刑罚执行过程中,国家还免费向其提供食俗、教育、就业培训等福利和服务。但是,对于被害人来说,却逊色得多,法律没有特别的规定要求司法部门保护被害人的食宿、教育等权益,被害人在依照国家的法律,讨回本属于自己的公道时,还要付出一定数额的交通费用、误工费用,而且往往精神上遭受着巨大的伤痛,甚至不能全部讨回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害人与犯罪人巨大的的权益保护差别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主要表现有:首先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权利组织呼吁司法系统对于罪犯太软弱,而对于被害人却漠不关心;其次,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不断发生的妇女权利保护运动,在争取妇女的政治经济权益时,要求社会关注和同情妇女被害者,如在关于强奸的立法中,增加了对妇女被害者的保护;再就是,民权运动也十分重视犯罪被害人,民权运动者强烈反对种族暴力和警察暴力,如在美国,民权运动者主张被害人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应当受到同等对待。
不难看出,随着国家法制化的发展,世界人权保障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在逐步加强,且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就是关于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律确认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也就确认了被害人与案件处理结果的利害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确认了被害人与被告人相同的诉讼地位,确认了在法律上与被告人具有同等的被保护权,有效地防止过分忽视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不良状况;
2、确认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使被害人个人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约力度增加,促进司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3、奠定了被害人控诉犯罪权利和请求赔偿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随着国家法制化的发展,世界人权保障和社会民主文明发展的趋势,被好人的地位同样需要利用法律进行有效地保护。我国新修改的的《刑事诉讼法》充分考虑了刑事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结合法律制定的前瞻性特点,在原先的基础上做了重大的修改,较之于过去,明显地提高了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法律规定的细化,使被害人作为重要的诉讼参与人,享有了更多的、更易于操作的诉讼权利。
-
怎样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刑事案件的权益
333人看过
-
在刑事案件中如何保护被害人的隐私权
491人看过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评析
429人看过
-
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有什么意义
88人看过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权利的探讨
63人看过
-
监狱中的被打事件:如何维护受害人的权益?
418人看过
刑事公诉追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活动。在刑事公诉追诉中,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作为诉讼的一方,依法行使公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控和追诉。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依据是公安机关提供的起诉意见书和相关证据... 更多>
-
在刑事案件中如何保护被害人的隐私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5司法权为实现刑事诉讼目的可以获取个人隐私,但司法权必须合法、合理行使,否则即为非法行为,构成侵权。同样,犯罪加害人的隐私权也应一体保护。 (一)设立总则性条款。为了体现对被害人人格尊严和隐私权的保护,有必要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公诉人员和审判人员应当保障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尊重其人格权,保护其隐私权。 (二)设立侦查、阶段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程序性条款。在侦查时,无论是询问、证
-
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诉讼活动中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1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被害人在公诉案件的诉讼活动中,其诉讼权利主要有: 1、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立案。刑事诉讼法将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的权利和义务与被害人特有的控告权加以区分;报案、举报的权利义务主体是一般的单位和个人,而控告权的主体是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报案和举报的对象是针对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而控告的对象是侵害其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事实
-
试论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律师与公诉人的关系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0在诉讼理论上,有学者将被害人划分为狭义的被害人和广义上的被害人,狭义的被害人即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广义上的被害人则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他们直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①因此,笔者将刑事代理划分为狭义的刑事代理和广义的刑事代理,狭义的刑事代理是指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广义的刑事代理则包括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自诉案件的代理和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实质
-
公诉案件被害人代理的代理人刑事诉讼公诉案件被害人代理是什么意思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5刑事诉讼公诉案件被害人代理。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是指律师或其他公民接受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具有如下特点:(1)公诉案件被害人委托代理人,可以由被害人本人委托,也可以由他的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委托,其他人无权为被害人委托代理人。(2)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委托的代理人是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或者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有过错的辩护是哪些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04成立被害人过错的前提条件是被害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先行实施了不正当行为,也即被害人出于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有过错的辩护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损害被告人的正当法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当行为。该不当行为的恶劣程度(即对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善良风俗的背离程度)应有一定的要求,且主观上存在故意或严重过失。例如,被害人保管财物不当或者故意炫耀财富的轻微不当行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