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发过节福利费要交个税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5 19:32:05 362 人看过

一、现金发过节福利费要交个税吗?

单位发给员工的过节费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过节费不属于可以免征个税的福利项目。

(一)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福利费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符合该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进一步解释道:税法第四条第四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如,按规定从企业福利费中支付给职工的困难补助、救济金、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工伤补偿费、丧葬费、抚恤金、独生子女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等,均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怎么办?

1、沟通协商解决

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搞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给公司和个人留有余地,要知道做事先做人,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妥善处理。

2、协商失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交涉,沟通协商不成,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但是维权需要自己搜集或者保留一些证据,能够证明你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任何一个,或者是单位给你交的保险是最好的证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0: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独生子女相关文章
  • 员工请假要发过节的福利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发放福利,和请假无关,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一、员工被开除后还可以要到单位领年终奖吗员工被开除可以向单位要年终奖,但是用人单位可以拒绝发放年终奖。年终奖属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福利待遇,具有奖励及激励员工的目的,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者表现以及单位经营状况具体规定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发。《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二、劳动者权益保护有什么劳动者权益保护的
    2023-03-24
    74人看过
  • 发放福利费需不需要交税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单位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补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是根据国家有关一定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关于通讯费补贴,如果所在省市地方税务局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规定了通讯费免税标准的,可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所在省市未规定通讯费免税标准,单位发放此项津贴,应予以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赔偿金需要交个税吗?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
    2023-02-21
    396人看过
  • 过节费的个税需要进行交吗
    过节费个人所得税是应该缴纳的,税务部门明确规定过节费属于奖金应当纳税。过节费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于正常工资之外发给员工的额外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税务部门的解释,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即过节费税收按照个人所得税缴纳。一、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
    2023-04-01
    457人看过
  • 节日福利需缴纳个税吗?
    过节费可以作为职工福利,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过节费可以抵冲加班工资吗在实践中,有些单位福利比较好的,逢年过节的,会发给员工一部分过节费。对此,有的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员工加班的,就以已发放过节费为由,用过节费代替加班费。其实,这是错误的。用人单位发放过节费,属于单位的福利待遇,与劳动者是否加班无关。从法律意义上讲,过节费是一种约定义务,不是法定义务。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这是一种法定支付义务。所以过节费不能冲抵加班工资。目前对于用人单位发放给员工的过节费,其实是计入到了工资、薪金科目中的,而对于工资、薪金,我国也有明确规定,达到一定的金额就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员工获得的过
    2023-07-07
    275人看过
  • 过节三种福利费应怎样纳税
    加班费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根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解释,个人在国庆、“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所取得的两倍或三倍加班工资,不属于可免征个税的补贴、津贴,也要依法纳税。过节费过节费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于正常工资之外发给员工的额外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税务部门的解释,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福利收入节假日期间,部分用人单位会在正常的工资、薪金之外向员工发放各种福利,这种福利收入多种多样,包括现金、实物甚至各种休闲活动等。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福利费、抚恤金
    2023-03-17
    165人看过
  • 单位发福利都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要区分情况,有些是不计入工资薪金的,有些是要合并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福利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符合该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进一步解释道:税法第四条第四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国税发(1998)155号文解释说,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如,按规定从企业福利费中支付给职工的困难补助、救济金、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工伤补偿费、丧葬费、抚恤金、独生子女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等,均可免征个人所得税。二、不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福利费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
    2023-05-04
    93人看过
  • 过节活动费要不要交个税?
    过节活动费要交个税,过节费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于正常工资之外发给员工的额外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税务部门的解释,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即过节费税收按照个人所得税缴纳。一、过节费可以抵冲加班工资吗?在实践中,有些单位福利比较好的,逢年过节的,会发给员工一部分过节费。对此,有的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员工加班的,就以已发放过节费为由,用过节费代替加班费。其实,这是错误的。用人单位发放过节费,属于单位的福利待遇,与劳动者是否加班无关。从法律意义上讲,过节费是一种约定义务,不是法定义务。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这是一种法定支付义务。所以过节费不能冲抵加班工资。二、节假日加班工资需要缴纳个
    2023-03-27
    491人看过
  • 发给员工的过节费需要报个税吗
    过节费发现金要交个税的。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如果是发现金,达到征收起点后,应该进行税前扣除,这个工作由企业完成。过节费也属于员工的工资总额中,按照规定的个税的税率计算。过节费,不管放在哪个科目核算,都应当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所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3、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
    2023-03-21
    282人看过
  • 单位发过节费也要计征个税
    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步伐,与个税相关的话题频频受到社会关注,那么,针对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过节费、福利费、年终奖这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项目究竟如何计征个税,相关专家昨天进行讲解与点评。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均属于社会保险费的范畴,那么社会保险费与公积金是否也属于纳税范围?按照我国现行税法,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先扣除按照国家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后的余额,依法计算缴纳个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指出,社会保险费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以不同形式征收,有些国家直接征收社会保障税,我国的社会保险费是国家强制缴纳的,又与每个人的关系极其密切,所以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过节费根据我国的现行税法,过节费应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全额计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福利费根据个税法
    2023-04-24
    349人看过
  • 福利发现金可否
    一、福利发现金可否公司福利当然可以发现金,也可以发生活用品,但是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二、公司待遇有哪些1、基本工资一旦被录用,就将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待遇。2、奖金员工每年将根据业绩和日常表现领取年终奖。3、绩效加薪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决定其是否得到加薪。4、股票奖励将获得实际的股票份额。与股权不同,股票奖励能够提供任意股票价格的长期价值。该方法除了给予员工一份相当具有竞争力的薪水外,还保证其在未来时间内可持续获得长远收益。股票奖励的分配可以根据员工的聘用期和/或年度绩效自由决定。三、员工福利的作用(一)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发展的作用1、企业调控人工成本和生产基金关系的重要工具;2、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3、提高企业美誉度。(二)员工福利计划对员工的影响1、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2、有助于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3、提高员工素质;4、留住人才。
    2023-06-10
    454人看过
  • 福利费用扣个税吗
    按规定从企业福利费中支付给职工的困难补助、救济金、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工伤补偿费、丧葬费、抚恤金、独生子女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等,均可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符合该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进一步解释道:税法第四条第四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国税发(1998)155号文解释说,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一、不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福利费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55号文)规定下列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
    2023-02-24
    96人看过
  • 公司过节费发实物扣个税吗
    过节费发实物就不需要扣个税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过节费,一般属于福利性质一、过节的加班工资应该怎么计算?《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二、过节时公司可以强制性要求加班吗?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
    2023-04-04
    422人看过
  • 每次过节都需要交税,过节费如何才能避免个税?
    为了合法避税,发购物卡等卡片是不会扣税的。发现金要走账,发卡可以以其他形式不在账内体现。合法避税,是在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这个定义的关键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当然,避税也不排除利用税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减少自己所承担的纳税数额。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避税是对已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它说明了现有税法的不健全特征。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所以,通过对避税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税收制度,合理避税,才能
    2023-02-23
    391人看过
  • 过节费和工资一起发扣个税吗
    过节费和工资一起发扣个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过节费不属于该文件所列举的企业职工福利费扣除的范围。因此,现金形式发放的过节费不属于福利费,应属工资薪金。过节费,不管放在哪个科目核算,都应当并入当期工资、薪金
    2023-02-24
    388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 1、一对夫妻依法生育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依法累计只生育(包括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但不再生育的; 3、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子女死亡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的; 4、夫妻依法... 更多>

    #独生子女
    相关咨询
    • 过节费发现金不交个税吗?发现金要不要交个税?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 过节费,不管放在哪个科目核算,都应当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所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 企业给员工的福利过节费以现金发放要交个税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 过节费,不管放在哪个科目核算,都应当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所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 国企过节费福利费,过节费入福利费不交个税可以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0
      福利费交不交个税,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并不是所有的福利费都纳税或者都不纳税。 丧葬补助不纳税,过节礼品要纳税。
    • 过节费发现金要交个税吗,怎么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10
      过节费发现金要交个税的。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如果是发现金,达到征收起点后,应该进行税前扣除,这个工作由企业完成。过节费也属于员工的工资总额中,按照规定的个税的税率计算。
    • 公司发放节日福利,公司发放过节费需要申报个税还算是福利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6
      工资、薪金就是直接的劳动报酬,而职工福利是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或稳定员工而自行为员工采取的福利措施。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