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刑事责任是哪些?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刑事责任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拘役最长为六个月。构成本罪必须因为谎报安全事故导致贻误事故抢救,否则单纯的谎报安全事故行为不构成本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构成情况是哪些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国家的建筑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为单位犯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所谓重大事故,是指下列情况,只要构成下列情况的就应当立案侦查: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是是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是: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
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责任,为依照交通法规和其它规定对肇事者作出正确恰当的处分,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100人看过
-
谎报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384人看过
-
安全事故谎报行为的法律责任
353人看过
-
《刑法》谎报安全事故罪具体有哪些情形
462人看过
-
安全事故谎报是否属于刑法?
197人看过
-
安全事故谎报处罚
356人看过
-
哪些罪名属于" 谎报安全事故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9不报告或者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告或者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事故发生后不报告、谎报事故、延误事故救援、情节严重的行为。
-
哪些要素会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1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刑法中的谎报安全事故罪具体是怎么回事?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03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
如何处罚安全生产事故的谎报安全事故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谎报安全事故罪判几年?,有哪些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1行为人犯谎报安全事故罪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