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引起的争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8:12:35 165 人看过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技术上的原因,造成患者的死亡、残废、组织器官的损伤、功能的障碍等不良后果者。按其发生的原因,又可区分为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技术事故,或者是以医疗责任事故为主的医疗事故及以医疗技术事故为主的医疗事故,因为有些事故中很难确定是技术原因还是责任原因,有时两者兼有,但有主次之分。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错而造成的意外的变故或灾祸。其结果是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或者功能障碍。

病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明明是医务人员的过错,并且对病人造成了损害,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却不能定为事故。为此,病人常常大惑不解。《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第3规定:“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患者女,老年。患高血压、冠心病10余年,于1973年6月15日因剑突部持续性隐痛并阵发加剧而急诊入观察室。心电图证实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口服阿托品和强的松无效而于6月18日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和地塞米松10mg加入50ml液体内静脉滴注。当点滴速度较快时,病人感心前区不适并疼痛、头昏、四肢抖动、发麻,心率达80/min,经高速滴速后不良反应消失。但次日心率降至40/min,再用异丙基肾上腺素0.5mg和地塞米松1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与此同时又将异丙基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约2分钟后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心室颤动,经抢救无效死亡。

本例为老年慢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其房室传导阻滞应考虑由冠心病引起。因心率较慢(每分钟40次左右)并伴有心绞痛症状而用异丙基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治疗,滴注后心率增至80/min,但有不良反应,须将点滴速度放慢。本例发生突然死亡显然是由于误将异丙肾上腺素0.5mg一次静脉推注造成心室颤动之故。

根据目前的法学理论解释,医疗过错分为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两种,即后果达到《办法》规定的程度的为医疗事故;不及《办法》所规定的程度的为医疗差错。医疗差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虽有医疗过错,但未造成不良后果的,称为“一般差错”;一是因医疗过错造成病人损伤、痛苦、病程延长以及费用增加等,但未达到《办法规定的程度的》,称为“严重差错”。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所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办事,发生了一般性错误,影响了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对病人未导致不良后果,或经及时纠正未酿成事故。医疗差错的后果虽不构成医疗事故,或轻于医疗事故,但也必须引起重视。

因此,在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通过鉴定应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严加区分。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且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为数并不多,不到纠纷总数的1%;只有因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医务人员,致使病员伤残或造成死亡,情节特别严重、恶劣、构成犯罪的,才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理论上说,“严重差错”的内涵与“医疗事故”的内涵所指的是同一类事物。因此,由于医务人员的医疗过错造成病人损伤的,应当统一称作“医疗事故”,而不应当有“医疗事故”和“严重差错”之分。“差错”是从主体行为的角度而言的,“医疗事故”是指因医务人员的过错造成了病人的损害,哪怕损害未达到《办法》所规定的程度。例1男,24岁。因头痛、呕吐3个月伴善饥、多饮、多尿和两次发作性意识障碍入院。体检:神志清楚,眼球上下运动受限,视神经乳头边缘模糊,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侧上下肢腱反身亢进,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脊液压力2.16~3.78kPa(220~360mmH2O),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颅脑超声检查中线波未见移位颅骨平片正常,右侧脑血管造影正常,气脑造影示第三脑室不充盈。初诊为风湿性脉管炎,手术证实为颅咽管瘤。

例2男,21岁。因头痛25天,右侧面瘫8天,复视6天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双眼球震颤,右侧周围性面瘫,双耳神经性耳聋,颈部轻度抵抗。脑脊液蛋白量1.75~4.5g/L(175~450mg/dl),余均正常。脑室造影示侧脑室三脑室扩大,第四脑室不充盈。初诊为中枢神经系感染,尸检证实为脑室多发性室管膜母细瘤。

例3男,39岁。因阵发性头昏头痛一个半月入院。头痛逐渐加重伴喷射性呕吐,四肢震颤、啫睡和昏倒。体检:神志模糊,语无论次。左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初诊为反应性忧郁症,神经衰弱。入院21天后死亡,尸检证实为右额顶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例4女,35岁。8年前曾在外院行脑膜瘤切除术。因脑膜瘤复发入院,在全麻下行脑膜瘤切除术。术中瓣分离时,见44cm大小颅骨呈蜂窝状,出血凶猛,反复用骨腊止血无效,血压降至0,手术暂停。经输血、补液,血压回升至12.0/9.3kPa(90/70mmHg),随即快速切除大部分肿瘤,约865cm,血压再度降至零,在抗休克抢救中输血1250ml,代血浆500ml,林格氏液500ml,50%葡萄糖液100ml,并应用皮质激素、升压药,5%碳酸氢钠等均未见效。20分钟后心搏停止,开胸心脏按摩,见心脏呈空虚状,抢救无效死亡。

例5男,14岁,因左侧额顶部矢状窦旁脑膜瘤入院手术。术中摘除肿瘤轻顺利,当取出手术野内充填的棉片时,引起深部动脉大量出血,采用压迫止血法,输血10000ml和输液8000ml,未能奏效而死亡。

例1、2、3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检查欠仔细,对一些有意义的重要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如例1眼球上下运动受限,应考虑松果体附近有病变,虽然颅脑超声波检查无移位,脑血管造影有明显异常;再如例3有喷射状呕吐,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均提示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能而被忽视。其次,有些必要的检查欠及时、全面,如例1气脑造影到病程后期才做,例3入院后一直按精神病治疗,未做必要的辅助检查。

例4、5死于手术中出血,主要原因是术前对可能发生的大出血估计不足,因而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手术操作不仔细,止血方法欠妥善,抗休克措施不力等。如例4术中因出血血降至0,手术暂停,经抗休克处理后血压刚回升,在血容量不足尚未完全纠正的情况下,再次手术,致使出血过多心腔空虚而死亡。例5在手术野内取出棉片时,操作不仔细,发生深部动脉出血,又未能采取恰当的止血方法,导致出血过多而死亡。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医疗事故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然而,这两类事故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即责任事故中往往有技术过错因素;技术事故中往往有主观过错因素。将医疗事故划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是不科学的。首先,划分标准不明确。医疗工作是一项科学工作,很难分为“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以“责任”作为划分标准更不科学,因为很难说技术事故没有责任问题。其次,“责任事故”中的“责任”不明确。“责任”可以是医方的,也可以是患方的。《辞海》(1979年版)对“事故”一词解释为:“意外的变故或灾祸。今用以称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与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或破坏。有的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为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预防;有的由于设计、管理、施工或操作时的过失所引起。后志在千里称为”责任事故“。这些事故可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的伤害。”由此可见,所谓“责任事故”是相对“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为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预防”的事故的。即“责任事故”是相对“非责任事故”的。在临床上,一般将“由于病情或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以及“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的情况,称为“医疗意外”。在“医疗意外”中,医院和医生不存在过错,因此也就不承担责任。而在医疗事故中,因为不良后果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错所造成的,所以,不论是“责任事故”也好,“技术事故”也好,发生过错者都应当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中的主体确认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是指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取得行医资格,直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医务人员及经批准的个体行医者。由于医务工作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所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向来十分重视对行医者任职资格的考核,事实上只有具备一定医疗知识和技能,才能避免行医的特殊危险性,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既无医疗技能又未取得行医许可证的非法行医者,这些人不属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4: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个体行医相关文章
  • 2023医疗事故引起医疗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引起医疗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
    2022-12-09
    341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引起民事争议的申诉时限
    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3、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4、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自实际发生后起算。5、侵权人、赔偿义务人不明的案件,以明确侵权人以及赔偿义务人之日起算。劳动争议案件申诉、起诉时效是多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
    2023-08-09
    344人看过
  • 医疗事故争议协商是如何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纠纷争议可以通过协商的办法进行解决。有数字显示,目前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达70%左右。现对此分析如下:首先,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特定的第三人参加。这种协商简单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别在双方法律知识欠缺,协议书漏洞较多的情况下,往往达成协议后双方再起争端。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达成调解协议。这种办法由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办法能及时平息事态,稳定双方的情绪。再者,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双方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一经送达立即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不得上诉。它的好处是法律效力高,规范性强。但医患双方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除上述三种法律规定的协商解决争议方式外,笔者认为还有两种新型方式可以尝试,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第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
    2023-06-02
    398人看过
  • 护理科医疗事故争议的认定
    一、经常发生上的护理医疗事故争议有哪些?医疗实践中,常见的护理医疗事故争议包括:1、送错药、打错针、输错液、输错血等违反操作规程,经患者造成损害,甚至造成死亡。护士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药品放置混乱、包装更换、标识不明、缺乏医药知识,造成各种用药错误,给患者造成损失,甚至造成死亡。曾有护士误把装入服药瓶的敌敌畏给患者送服,成人量的氨茶碱注射剂错给婴儿肌注致死,青霉素误注给其他患者致过敏反应休克死亡,输血、输液不按常规操作发生严重并发症。2、注射操作,违反护理常规给患者造成损害。违反操作常规,肌肉注射致静炎、误入血管外致局部坏死、药物注射过快致患者严重反应,甚至造成死亡。曾经有肌注药物致小儿下肢瘫痪,肌注致青年患者气性坏疽死亡,毒毛旋花子苷K直接静注致患者死亡,头皮针推安定致女婴面部组织坏死等严重事故。也有用药途径错误造成患者严重损害,如凝血酶误作静注,致患者死亡。3、基础护理操作失误,喂
    2023-04-23
    358人看过
  • 流产引起的医疗事故如何判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医疗事故当事人认为需要进行鉴定的,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鉴定的,会将该事故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如果当事人双方自行解决时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我朋友被人打流产这属于什么伤害怎么鉴定根据法律规定,你朋友被打流产了属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情形,到医院进行鉴定。故意伤害罪的法定量刑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
    2023-07-04
    282人看过
  • 腹部手术引起的医疗事故纠纷
    [案情]病员男,33岁,因呕吐、腹胀、腹痛、恶心、排气便停止两天,于19994年12月3日10时到某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就诊,当即诊断为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收住院。入院后经医生检查后向家属交待,病员需要立即手术,由于全院停电,怕延误手术时机,需转院治疗,医生为缓解胃肠压力,让病员带着胃肠减压管急速离开。病员入某医大一院急诊就诊,按肠梗阻立即住院,病员家属向主治医生讲明因某市中心医院停电,不能立即手术而转院。经查病员体温36.2度,脉搏92次/分,血压17/11KP,呼吸18次/分,心肺未见异象。腹略膨降,未见肠型蠕动波,腹正中可见长约20cm手术瘢痕,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脏未触及,中腹部略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腹透:左中下腹部见肠管积气,中腹部见较大液平面。白细胞:10.4*10/L,Sg:0.71,尿糖(+++)。酮体(+)。初步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暂行非手术
    2023-06-08
    300人看过
  • 医疗机构管理引发的医疗事故
    (1)对危重病人片面强调制度、手续、条件,借故推诿和拒收,以致延丧失抢救时机,或不负责任地将危重病员转院、转科,造成不良后果。(2)擅离职守,贻误诊疗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3)不执行卫生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明知故犯,查对不严,交接班不清,或不遵医嘱,护理不当,造成不良后果。(4)医院领导、后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不积极领导、组织、配合医疗护理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
    2023-07-02
    71人看过
  • 医疗事故引起医疗纠纷起诉到法院可以吗
    医疗事故索赔可以起诉到法院。若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规定,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之所以发生医疗纠纷案件诉讼时效争议和困惑,主要在于大家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的理解不一致。起诉到法院的医疗赔偿纠纷包括两种情况,即医疗事故引起的和医疗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案由不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迥然不同。一、医疗纠纷处理程序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
    2023-02-12
    159人看过
  • 医疗事故争议什么时候向法院起诉
    当事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途径解决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决定选择行政处理程序,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解手段解决争议;也可以直接选择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但是,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解决争议问题。只能选择一个途径解决双方争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选择了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并不否定当事人仍有继续选择司法程序的可能。已经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则不能进行行政处理。通过司法程序,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最终途径,是民事救济的最终手段。对于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当事人都必须履行。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
    2023-04-26
    197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钱数额有争议怎么起诉
    一、医疗事故赔钱数额有争议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二、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计算依据是怎样的?(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
    2024-01-31
    40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医疗费谁赔
    工伤与交通事故医药费首先由就医的患者支付,若是之后鉴定为工伤,也经过了工伤鉴定,确定了伤残等级,此时理应要求单位支付垫付的医药费。对于交通事故,需要责任认定书出具之后,才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医药费等费用。一、工伤一般多久能赔偿到1、发生工伤事故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不同的情形分别支付赔偿款。2、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如医药费,一般都由用人单位垫付,后期报销,不需要支付给劳动都本人;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的,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部分费用在完成工伤鉴定,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账户,至于公司什么时候转到工伤职工账户,要看用人单位的效率;3、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一部分是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费用是在受伤职工离职之后
    2023-03-05
    237人看过
  • 医疗事故的处理会引起哪些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中,相关的负责人员没有认真处理相关纠纷的话,可能会导致相关的责任。比如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刑事责任。那么,医疗事故的处理会引起哪些责任类型?法律是怎么规定相关责任的?医疗事故处理中的在责任:第五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第五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二)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审查
    2023-06-20
    487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如何提起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一、医疗过错鉴定的期限是多久鉴定申请有时效期,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予以受理后,应当自
    2023-06-27
    429人看过
  • 用错药引起的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出现医疗事故用错药的赔偿方式有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医患双方可以先协议处理,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当事人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协议不成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法律规定应当提出书面申请。个人诊所出现医疗事故要如何认定一,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一)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三)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四)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五)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纠纷申请鉴定的流程如下:1、病员家属要求追究医疗责任时,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2、病员或其家属对医
    2023-07-08
    136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个体行医是指个人或家庭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取得执业许可的情况下,从事医学诊疗活动。这意味着个人在没有经过相关机构颁发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进行医疗诊治,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健康隐患。 个体行医可能会违反卫生管理法规,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更多>

    #个体行医
    相关咨询
    • 祖传秘方引发争议构成医疗事故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8
      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做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 能不能引起医疗事故?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24
      这两者是有很多的区别的。 医疗纠纷,涵盖了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产品质量、疾病自然转归等,而医疗事故是主要构成部分。在许多的医疗事故中,对患者的人身损害的因素除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医疗风险因素外,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仍为是主要因素。如何避免这些风险因素,关键还在医务人员。在现实医患关系中,患者由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治疗方案完全由医生单方面制定和实施,患者仅仅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常常只是按
    • 宫腔腔引起医疗事故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9
      清宫引起的宫腔粘连是否构成医疗过错,要起诉到法院后做司法鉴定才能确定,确定有过错后法院会判决医院承担责任,否则医院不需要承担责任。你如果真想起诉可以到我们所面谈。 我们在没有看到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只是听你说的,在这里简单回复,难免回答的不全面。你有时间可以带着你的相关证据材料到我们所里,我们可以给你详细解答一下,我们在青岛市中院(崂山区山东头)附近办公。
    • 医疗事故争议何时向法院起诉?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2
      当事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途径解决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决定选择行政处理程序,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解手段解决争议;也可以直接选择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但是,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解决争议问题。只能选择一个途径解决双方争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选择了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并不否定
    • 事故医疗医疗争议到底怎么处理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29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