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权论发展简史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1:15:02 279 人看过

(一)民事诉权论发展简史

1.国外诉权理论

据现有资料,诉权的概念最早存在于古罗马法之中,但是,诉权学说和理论产生于19世纪前半叶德国普通法末期,学说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关于诉讼法与实体法分离独立的制度现实和思想认识。最早的诉权学说是私法诉权说,当时,强调私法至上而公法及其理论却不甚发达。19世纪中叶以后,公法诉权说产生,并发展成有力说。此外,还存在宪法诉权说、多元诉权说和诉权否定说等。理论界普遍认为,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诉权论是自公法诉权说开始的。

(1)私法诉权说

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是私权在审判上行使的过程或方法,诉权是一种私权,是实体请求权的强制力的表现,或者是私权被侵害转换而产生的权利。此说的时代局限性主要是,认为诉讼法是实体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漠视了诉讼法的独立价值,扭曲了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忽视了诉权的公法性。

(2)公法诉权说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公法及其理论的发达,诉讼被人们视为公权行使的方式,诉讼法被认为是公法,从而促成公法诉权说的产生。公法诉权说主张,诉权是公法上的请求权,不是对于被告的权利,而是对于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利;诉权不是依附于民事实体权利,而是独立于民事实体权利之外的权利。公法诉权说经历了从“抽象的公法诉权说”向“具体的公法诉权说”发展的过程,至于本案判决请求权说和司法行为请求权说也属于公法诉权说之列。

抽象的公法诉权说主张,诉权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自由权,它和诉讼中争议的私权没有关系。根据此说,诉权的内容是抽象的、空洞的,仅仅是请求法院开始审判,却并非就案件的具体的实体法内容请求法院判决。因此,理论界普遍认为,抽象的公法诉权说所谓的诉权,是抽象的、空洞的,并没有实际价值,很难说是一种权利。

具体的公法诉权说主张,诉权是在个案诉讼中原告向法院请求特定内容的胜诉判决(利己判决)的权利。此说将原告具体的实体权利主张作为诉权的内容,因此被称为具体诉权说。然而,根据该说,胜诉判决请求权仅存在于原告。后来,该说被权利保护请求权说替代,权利保护请求权说主张,诉权可以存在于原告或被告中的任何一方。既然诉权是当事人胜诉判决的请求权,那么如果法院判决当事人败诉,即意味法院并没有满足当事人的诉权,然而法院是根据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并适用实体法律而做出判决的,并非依据当事人胜诉判决的诉求而做出其胜诉的判决。

本案判决请求权说主张,诉权是当事人要求法院就自己的诉讼请求是否正当做出判决的权利。后来,该说被纠纷解决请求权说替代。纠纷解决请求权说认为,纠纷解决请求权才是诉权。根据此说,法院是根据原告诉讼有无理由而做出其胜诉或败诉的判决,并非是依据当事人胜诉判决的诉求而做出胜诉判决,这样在学理上不会产生具体公法诉权说和权利保护请求权说所存在的难题。但是,有学者认为,依此说,原告即使败诉亦被认为其诉权业已实现,显然与原告行使诉权的意旨不符。

司法行为请求权说(诉讼内诉权说)认为,抽象诉权说、具体诉权说和本案判决请求权说所谓的诉权系存在于诉讼之外的权利,是不合理的。此说主张,诉权为诉讼开始后实施诉讼的权能,是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依实体法和诉讼法审理和裁判的权利。此说还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宪法保障任何人均可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其中当然包括对私权的司法保护。学者们批评此说:诉权应为自诉讼程序外部进行运用的,与现实的诉讼构造或诉讼阶段均无关系,并且调查诉权是否存在并非诉讼的目的,因此没有必要承认诉讼内的诉权。

(3)宪法诉权说

此说在承认诉权是公权的前提下,从宪法的角度来考察诉权问题。这种考察诉权的角度,始自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灾难进行反省的德国的司法行为请求权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者根据《日本国宪法》第32条:“任何人在法院接受审判的权利不得剥夺”,试图从宪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连结点上,寻求诉权的概念与理论。许多学者认为,此说在将宪法权利纳入到诉权内容中去这一点上有着优秀的实质内容。

(4)多元诉权说

前苏联学者**维奇在其《诉权》一书中指出,诉权是表示多种不同概念的术语,具有不同的意义:一是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主要是起诉权;二是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即处于强制实现状态的民事权利;三是认定诉讼资格意义上的诉权,即获得正当当事人资格意义的权利。这一理论可称为三元诉权说。

前苏联学者**罗沃里斯基等著的《苏维埃民事诉讼》一书继承了**维奇诉权论中诉权的前两种含义,并进行了修正,认为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是提起诉讼的权利;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则指原告对被告的实体法请求获得满足的权利,即满足诉的权利或胜诉权。这一理论可称为二元诉权说。

(5)诉权否定说

日本学者提出了诉权否定说。他认为,诉权不过是对诉讼制度目的的主观投影,将这种权利作为一种制度上的权利来看待不具有任何意义。有学者考虑到权利保护请求权说和本案判决请求权说等所内存的局限,而怀疑诉权概念和理论的存在价值。有学者认为,诉权要件(当事人适格、诉的利益)已被作为诉讼要件看待,诉权的意义由于诉讼要件论的发达而被溶化消失。学者们对诉权否定说的主要批评是:此说有剥夺国民请求司法救济之嫌,有违宪法的规定。诉权否定说的支持者或许是感到其主张太过分了,最终没有成为日本的通说。

2.我国诉权学说

总体上说,我国诉权理论不甚发达。我国关于诉权学说,主要有二元诉权说和一元诉权说。不过,这两种学说都认为诉权是一种当事人所享有的公权。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根据前苏联的三元诉权说和二元诉权说并对之加以改造而形成了自己的二元诉权说,至今仍处于通说地位。一般认为,程序意义的诉权在原告方面表现为提起诉讼的权利,在被告方面则表现为应诉的权利和程序上进行答辩的权利;实体意义的诉权在原告方面表现为胜诉权或期待胜诉权,在被告方面则表现为对原告诉讼请求进行实质性的答辩,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以吞并、抵销原告诉讼请求或使原告诉讼请求失去意义。也有学者主张,程序意义的诉权又叫起诉权,实体意义的诉权又叫胜诉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4: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域名发展历史
    1985年,Symbolics公司注册了第一个.com域名。当时域名注册刚刚兴起,申请者寥寥无几。1993年Internet上出现WWW协议,域名开始吃香。1993年NetworkSoltions(NSI)公司与美国政府签下5年合同,独家代理.COM、.ORG、.NET三个国际顶级域名注册权。当时的域名总共才7000左右。1994年开始NSI向每个域名收取100美元注册费,两年后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费。1998年初,NSI已注册域名120多万个,其中90%使用.COM后缀,进帐6000多万美元。有人推算,到1999年中期,该公司仅域名注册费一项就将年创收2亿美元。1997年7月1日,作为美国政府全球电子商务体系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委托美国商务部对域名系统实施民间化和引入竞争机制,并促进国际的参与。7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面向公众征集方案和评价的邀请,对美国政府在域名管理中的角色
    2023-06-07
    310人看过
  • 会计发展的历史
    会计记录
    1、古人说:“以铜为镜,可直衣裳;以古为镜,可见兴衰;以人为镜,可见得失。”如果我们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们将被迫重蹈覆辙,”美国未来学家温托夫勒说,因此,研究会计发展的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会计,而且有助于我们预测会计的未来发展。本文旨在分析社会形态变迁与会计发展演变的关系。本文从历史入手,运用历史系统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会计思想在农业阶段、工业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的演变过程,阐述了会计是如何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特点而产生和发展的,从而总结未来会计面临的挑战。(1)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原始会计计量和记录方法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在渔猎社会,人类对自然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此外,原始人的生存还有赖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收藏者需要熟悉植物的特性和用途,而猎人则需要了解周围的鸟类和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形态。其次,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旧石器时代早期,随着
    2023-05-02
    150人看过
  • 我国宪法发展史
    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这是我国著作权法的第几次修正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共经历三次修改,2020年11月为其第三次修改。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进行第三次修正,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
    2023-07-15
    425人看过
  • 证据失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证据失权制度可溯源至历史上的自由顺序主义和法定顺序主义,第一,自由顺序主义又称随时提出主义,是指在言词辩论终结前,随时可以提出防御方法,对此没有时间形态的限制[2].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等国家传统上采用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历史上采用此主义是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的。这种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司法人员办理刑、民事案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充分和可靠的证据作根据,准确地查明案件的事实情况。[3]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主观世界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由于在判决形成之前,审判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从哲学认识的意义上讲,即使判决形成后也没有使该案的审判人员成为对本案事实真相认识的终结者。审判人员只是在有限的认识范围内相对地认识了案件的事实真相。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任何在判决形成之前出现的证据都有可能成为审判人员,认识案件事实真相的金钥匙,拒
    2023-06-06
    281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
    商法和商事仲裁是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调整商事关系的准则以及仲裁活动在古代罗马法中也有体现,但由于当时商业活动非常有限,商品交易在空间和规模上都比较狭小,故相关商业准则的影响力比较弱,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威尼斯成为大批军队和后勤保障的转运港口后,其商品交易和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商人习惯法的萌芽和现代仲裁的雏形。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当时威尼斯商业在整个欧洲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随着商业活动向西班牙、法国、德国和英国扩展,商业惯例或者叫商业习惯法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在此期间,如果有任何商业纠纷,商人之间就选一个或几个他们信得过的人来为他们的纠纷作出裁判,这就是现代临时仲裁的雏形。临时仲裁是指不由任何已设立的仲裁机构进行正规管理,而由当事人双方对某个仲裁案自行创设自己的仲裁程序,一般要求争议各方及其律师以及仲裁员能够在一起共事。
    2023-06-06
    409人看过
  • 留置权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留置权产生的条件:1、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2、动产只能产生留置权债权的发生与动产的占有有关;3、债权必须在清偿期内到期。消灭情形:1、因债权消灭而消灭;2、因债务人与债权人协商,另行提供担保而不是留置担保而被淘汰;3、因留置权人弃权而消灭;4、因失去占有而消灭。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留置权什么情况下消灭(一)因债务人与债权人协商,另行提供担保替代留置担保而消灭,在债权人留置期间,债务人可与债权人协商,另行提供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以替代留置担保,留置权归于消灭。另行提供担保,须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二)因债权消灭而消灭,债权消灭,可以因债务人在宽展期内清偿全部债务而消灭,也可以因债权人于宽展期届满后,行使留置权,满足自己的债权而消灭。债权也可因其他原因(混同、抵销、免除等)而消灭。债权消灭,作为债权担保的从物权,自
    2023-07-15
    311人看过
  • 论20世纪民法的发展趋势
    一、论20世纪民法的发展趋势没法打非的修订反映了社会治理的不断进步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在20年的时间里,民法典经历了多次重要的修改,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重要的修改内容包括:1.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的认定由户籍登记改为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为准;2.新增遗嘱监护规定;3.对夫妻关系的恢复增加条件;4.个体工商户债务归属的明确;5.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等。这些修改展现了民法典在促进法律适用、保护人格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二、实质性的修改与建议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民法典的修改稿做出了实质性的调整,目的在于使法律结构更加合理,并增强法律的准确性和操作性。这些修改包括但不限于:1.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表述;2.保留关于国际条约适用的规定;3.完善胎儿利益保护条文;4.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保护;5.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新增规定。此外,提出的修改建议进一步凸显了民法典的功能,
    2024-01-13
    52人看过
  • 融资租赁的发展史
    融资租赁的起源现代融资租赁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美国。二战以后,美国工业化生产出现过剩,生产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生产的设备,开始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即:以分期付款、寄售、赊销等方式销售自己的设备。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转移,资金回收的风险比较大。于是有人开始借用传统租赁的做法,将销售的物件所有权保留在销售方,购买人只享有使用权,直到出租人融通的资金全部以租金的方式收回后,才将所有权以象征性的价格转移给购买人。这种方式被称为融资租赁,1952年美国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美国租赁公司(现更名为美国国际租赁公司),开创了现代租赁的先河。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代租赁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和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的需求,在荣毅仁先生的倡导下,作为增加引进外资的渠道,从日本引进了融资租赁的概念,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主要股东,成立了中外合资的东方租赁有限公司
    2023-06-26
    450人看过
  • 航空器的发展历史
    法律综合知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航空器就是飞机,飞机也就是航空器。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简单一点说:航空器包括人造的各种能在空气中飞翔的飞行物体;飞机仅仅是航空器中的一种。目前我们能见到的航空器除了飞机之外还有气球、飞艇、直升机、滑翔机等。其实我们放的风筝、儿童玩的竹蜻蜓都是航空器。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航空器就是飞机呢?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最早实现人类升空梦想的物体是气球。气球是在气囊中装入比空气轻的氢气或热空气利用浮力升空的。它在空气中飘浮如同船在水上飘浮一样,但气球不能控制自己的运动方向,因此无法做为运输工具。随后人们在气球上加装了动力、螺旋桨和方向舵,气球的飞行方向就可以被控制了,这就发展为飞艇。从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30年代,飞艇曾经是航空运输的主力。1936年德国制造的兴登堡号飞艇长245米,重204吨,可载75名乘客,以每小时l30公里的速度做横跨大西洋的飞行。但是由于飞艇的飞行阻力大,
    2023-06-08
    468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发展历程
    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最后就是判决宣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流程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
    2023-07-21
    56人看过
  • 民事诉权是民事诉讼权利的简称
    民事诉权是民事诉讼权利的简称,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该法。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2023-08-12
    205人看过
  • 财产所有权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所有权是指人对物最充分、最完整的控制,是最完整的物权形式。财产所有权本质上是一定社会所有制的法律表现。财产所有权制度构成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法律明确规定了财产所有权。其中,财产所有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国家所有权、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社会团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是什么第一、生产。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新的财产进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第二、先占。这是指民事主体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先占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标的须为无主物;标的须为动产;行为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第三、添附。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为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物或具有新质的物。添附包括三种情形:混合。即指不同所有人的动产因相互掺杂或融合而难以
    2023-07-04
    136人看过
  • 非婚生子女发展历史
    在古代东亚地区(中国、日本、朝鲜等),非婚生子女与妾所生的子女同样称为庶子或庶女(日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后,「庶子」或「非嫡出子」是非婚生子女的意思),但正式妾待所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实际地位可以相差很远。在中国古代,男性的宠婢(情妇)如生下子女可纳为妾,但并非必然。有些宠婢即使生下子女,仍然得不到任何婚姻名分,她们所生的子女有时也会不容于家庭,常会于生父去世后被生父的正式妻妾逐出家门,有些则被视为奴婢看待,甚至生父也不把他们当作子女看待。例如汉朝的卫青是母亲卫媪与平阳县吏郑季私通所生之子,在生父家中被歧视、虐待[1]。有时生父的妻妾无子,而宠婢或其他婚外情人有子,这些非婚生子常会被生父视为正室的儿子(嫡子)抚养,生母却未必得到名分,亦不能与儿子相认。有些得不到生父抚养的非婚生子女会跟随母亲另嫁他人,视继父为父亲,并跟继父姓。现时不少国家及地区的法律都赋予非婚生子女较婚生子女较少的权利,即使他
    2023-06-11
    167人看过
  • 法定货币的发展历史
    虽然货币体系最初基于商品,但从商品货币到法定货币的转变是一个稳定的、全球化的趋势。法定货币并不代表任何有形的商品,而是由法律作为支撑,要求人们在一切交易中予以接受。即使在商品货币时期,通常也存在以银行券为形式的黄金流通,且数量往往大于真正存在的黄金数量。从效果上看,这些就是法定货币,因为如果所有银行券持有者都同时要求兑换黄金的话,世界的黄金存量将无法满足需求。由黄金作为部分支撑的钞票系统是现代支付系统的起源,在现代支付系统中,货币100%都是不可兑换的。中世纪把黄金委托给金匠的业务是纸币的起源,纸币最初表示对存放在金匠处的黄金的一种索取权。银行券类似于支票,不同之处只是它可以从一人之手转移到另一人之手。商业银行没有理由不发行银行券,历史上的确曾有私人钞票得以流通的时期。然而在多数社会中,发行银行券是政府的垄断权力。发行货币是一种创造财政收入的活动。在一些社会中,创造货币几乎是财政收入的唯一
    2023-06-07
    33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民国的历史发展必须是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1
      从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上说,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具有事物的偶然性,“只有砸烂旧世界,才能创立新世界”。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上说,必虽有新生的政治历量来取代腐败无能的政府,才能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平等,人民富裕,民族复兴。民国政府腐无能,经济落后,社会贫富差距巨大,为富不仁,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在历史变革中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民国政府只能因失民(心)、失位、失政了。
    • 外国刑事诉讼发的历史发展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联系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6
      我国的刑诉经历过几个阶段,在建国初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刑诉制度,后来在苏俄关系恶化后,借鉴了些留学国外归国的学子的一些欧美思想,在这些学者被打倒后,刑诉基本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仅是一些修订和国情变化,最重要的九七刑法后的刑诉加入适应国情
    • 民事附带刑事诉论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0
      ⒈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附带民事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所追究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追究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如果刑事诉讼不成立,附带民事诉讼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害人就应当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外,如果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启动,或者刑事诉讼程序已经结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
    •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6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法律规定的上述原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等,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双方当事人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如双方当事人都有委托代理、申请回避、提供证据、请求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发展史第四十六条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7
      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