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透露,检察机关将探索建立完善四项制度机制,加强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积极促进依法行政。
一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快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推动健全实名制信息快速查询协作执法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推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二是建立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在深入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明确检察机关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开展法律监督的范围和方式,完善监督程序和保障措施,重点围绕行政机关滥用行政强制措施,违反法定程序、超范围、超时限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等问题,开展监督工作,促进行政强制措施的依法规范使用。
三是建立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违法行政行为的监督纠正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建立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等入手,逐步完善监督的方式、手段和程序,对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及时提出建议并督促其纠正。
四是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由于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使其没有也无法提起公益诉讼的,探索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保护公共利益。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规范和完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范围、程序、效力,推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
2014年10月,贵州省金沙县环保局因行政不作为怠于处罚污染企业,被金沙县检察院起诉至法院。此案系全国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
全面加强检察机关行政诉讼监督
282人看过
-
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监督的思考
164人看过
-
检察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如何监督
196人看过
-
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的立法思考
494人看过
-
检察机关对行政复议的监督
432人看过
-
对行政拘留需加强检察监督
401人看过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更多>
-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如何加强对干部公款行为的监督检查?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6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有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第五十叁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财务、政府采购和会计事项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发现的违规问题,并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汇报监督检查结果。审计部门
-
检察机关监督行政复议是怎么监督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7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透露,检察机关监督行政复议将探索建立完善四项制度机制,加强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快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推动健全实名制信息快速查询
-
检察机关依法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23检察机关主要对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具体包括如下人员: 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 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务院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
监察机关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6从《现在许可法》的内容上看,监察机关主要应从以下三点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能: 一是对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如不能设定许可的单位随意设定许可。 二是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如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 三是实施许可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了严重后果。
-
如何加重行政机关违法成本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05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对于行政合同违约的现象比较多。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前,审判实践中多将行政合同争议适用民事诉讼法,完全按照《合同法》的规则审理行政合同,即使最后经过法院查明,行政机关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的确有违约行为,给合同相对人造成了利益损害,法院多是根据《合同法》判决行政机关承担违约责任,给付行政合同相对人合理的损害赔偿金。众所周知,一般这种情况下的违约金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就是九牛一毛、无关痛痒,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