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仲裁员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回避:一是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四是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礼物。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回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决定回避申请,并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如果仲裁员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礼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决定回避申请,并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申请劳动仲裁回避指南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劳动仲裁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机构及其办案人员需要遵守回避原则。回避原则是指与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与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应当回避。回避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方式,由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法定期间提出回避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在收到回避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10日内是否接受回避决定。如果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接受回避决定,劳动仲裁机构不得以回避为由拒绝受理或者作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裁决。因此,申请劳动仲裁回避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步骤,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应当予以受理。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步骤是申请劳动仲裁回避。当事人或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应当予以受理。同时,劳动仲裁机构及其办案人员需要遵守回避原则,以保证劳动仲裁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回避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方式,由当事人或代理人在法定期间提出回避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在收到回避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或代理人在10日内是否接受回避决定。如果当事人或代理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接受回避决定,劳动仲裁机构不得以回避为由拒绝受理或者作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裁决。
《仲裁法》
-
申请仲裁有哪些步骤进行仲裁的呢?
156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吗,如何申请仲裁员回避
148人看过
-
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书的步骤
457人看过
-
离职后劳动仲裁申请步骤
224人看过
-
经济仲裁申请的步骤流程剖析
468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的相关步骤介绍
337人看过
-
申请仲裁委回避申请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2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仲裁员又可以自行回避。仲裁员的回避是指仲裁员具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情形后,依照法律的规定,自行申请退出仲裁庭,或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退出仲裁庭。回避制度是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仲裁机构实行回避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权利,保证仲裁员公正处理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规定回避制度的意义正在于避免仲裁员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决情况的出现,以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
-
回避步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301、回避的提出回避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回避。二是可以自行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应当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官和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理由。2、申请回避的时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3、回避的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申请步骤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05在裁决作出并且生效后,如果任何一方没有履行其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核实,如果裁决是合法有效并且具有执行力的,那么就会启动相应的执行措施。在整个执行过程中,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和法律依据以支持其申请。
-
申请法院执行仲裁裁决的步骤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5申请执行需要提交以下文件:(1)申请执行书,其中应注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时应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时应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时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4)如代为申请执行,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
申请医疗事故仲裁步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2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如下: (一)委托: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二)受理: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在规定时限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三)组成鉴定组: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四)组织鉴定: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7日前通知医、患、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