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是否属于法定不诉
犯罪中止不属于法定不诉,法定不诉包括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二、犯罪中止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定不起诉包含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过追诉时效、告诉才处理等情形,不包括犯罪中止行为,所以犯罪中止不属于法定不诉的情形,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n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法律规定犯罪中止属于共犯不?
301人看过
-
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就属于犯罪中止吗?
231人看过
-
盗窃中止属于犯罪中止吗
283人看过
-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中止是否属于犯罪
284人看过
-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共犯中止如何认定?
144人看过
-
预备犯罪中止是否属于犯罪范畴?
329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犯罪中止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05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认定犯罪中止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这意味着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并且做出了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2.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这意味着行为人实际采取了中止犯罪的行为,包括停止犯罪的
-
犯罪中止是不是属于从轻处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10犯罪中止属于法定从轻情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如果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盗窃犯罪过程中,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中止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8在盗窃过程中,如果行为人自行放弃犯罪行为,则可以认为其已经中止了犯罪行为。犯罪中止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预备阶段的中止是指在行为人准备偷窃时,他突然放弃了犯罪计划;实行阶段的中止则是指在行为人正在偷窃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停止了犯罪行为。 犯罪中止还可以按照中止的程度进行分类,包括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完成盗窃行为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
犯罪中止后怎样处罚犯罪中止犯应该如何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9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盗窃中止属于犯罪中止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9盗窃已经成立既遂,因为东西已经被甲乙实际占有控制。既遂以后就没有中止了。乙是盗窃罪共犯,虽然一开始是作为甲的犯罪工具,但是在认识到甲的盗窃行为后,随即加入,则构成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