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18:32:34 383 人看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最新判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罪后果达到严重标准的,则应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四个构成条件:1、主体为一般主体;2、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3、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假冒伪劣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3-13
    242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立案标准如下:1、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2、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3、“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一、中国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量刑?中国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
    2023-03-14
    135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如何处罚?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是: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恐怖信息是指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公众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罪。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过失不能构成本罪。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
    2023-07-27
    163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下列要素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2、犯罪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虚假恐怖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综上所述,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触犯刑法,予以五年以下或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出于善意关心和提醒等原因而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或者治安行政处罚,但不应按犯罪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3-07-27
    201人看过
  • 如何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有以下要件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是故意。一、网络造谣的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网络造谣根据实际行为的不同,可能会触犯不同的罪名,则需要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具体如下:1、可能会触犯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可能会触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
    2023-04-10
    255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1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虚假传播恐怖信息罪如何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7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标准下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31
      符合以下标准的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
    • 新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有何惩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02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新刑法对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罚标准是,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新刑法对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判什么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5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新刑法对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